现在位置:首页> 汇报体会 > 个人鉴定 > 经验材料 > 访惠聚传帮带典型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四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为优化提升小区服务效能,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社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破解小区乱象。针对辖区商业小区推进“网格”微治理体系。根据楼栋性质、用途、地理位置,将观澜花园细化为3个“微网格”,“商业微网格”“多层微网格””高层网微格“,建立3网格微信群,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物业、辖区党员、居民代表担任网格员,打通小区治理的“最后一米”。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在12幢打造一个“红色”微阵地,用于议事、学习、文体活动,共同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出谋划策。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小区物业”三方联动的治理机制,形成定期议事制度,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合力商议小区治理问题。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红色关怀活动以及便民服务,提升党员群众归属感。打造两支由小区党员、网格员、物业、热心居民组成的“生活管家”、“事务管家”普禧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爱心助老等服务活动,在邻里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做好调解员和服务员。

  争对目前主要存在的环境卫生“五乱”现象、车辆违停、垃圾乱扔不文明行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四个方面问题。开展“五乱”行为专项整治,针对非机动车乱停放,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违停等突出问题,合理规划停放区,标注停放点,让居民逐步养成习惯。落实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接下来将开展文明户评选,同时曝光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居民自觉成为城市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和监督者。积极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将已拆除的13处分类垃圾亭恢复绿化,新建健身场地、儿童娱乐场所等娱乐场地。同时开展“331”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小区内166户出租房,整治飞线充电、违规隔断等火灾隐患,对所有出租户进行合规划改造验收。

  社区将通过强化管理、多措并举,为小区居民打造更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

【篇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实施‚党建引领线‛,建设‚怡心家园‛。以构建‚社区联合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党建同心圆为抓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党支部带动下,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组建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由‚轮值书记‛召集举行联席会议,认领居民微心愿,及时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

  发动‚志愿服务线‛,建设‚爱心家园‛。成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X个共建单位及N个社区群团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成员的‚X+X+N‛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及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开展‚衣旧情深、节用惜福‛旧衣换新主人、‚让梦飞翔——微心愿认领‛‚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形成助人自助、携手共建爱心家园的良好氛围。

  健全‚居民自治线‛,建设‚安心家园‛。构建‚辖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管理到位、服务到家‛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区划分为X个网格,建立由社区‚两委‛、包联部门、共建单位、片区民警和专职网格员共同组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与网格党小组一起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等‚六员职责‛,同时,依托社区网格驿站、智慧党建平台和智慧网格手机APP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服务,形成工作前移、服务下沉的服务新格局。

  延伸‚智慧便民线‛,建设‚贴心家园‛。以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站、寿康‚X‛为老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依托,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型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网格QQ群等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社区动态,咨询政策、办理业务,实现社区服务‚一点通‛。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全方位、链条式、义工化、多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为X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急诊救治、慢性病监控、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壮大‚民生基本线‛,建设‚暖心家园‛。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的问题,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成立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家庭助理、亲情扶助‛‚五点半课堂‛等活动,服务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文体活动类等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成功孵化社会组织X个。

【篇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市XX区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一条红线,通过开展‚五在社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道门槛‛。

  一、主要做法

  XX区大部分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小街小巷多,困难户多,流动人口多且复杂,给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面对繁重的社区治理服务工作,XX区坚持‚工作为了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以‚五在社区‛为载体,把强化社区党建的过程变成促进社区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过程。

  (一)‚先锋旗帜‛在社区。一是建强‚阵地‛。采取开发单位返还一批、就地插建改造一批、政府投入新建一批、市直部门帮扶一批、财政补贴支持一批的‚五个一批‛方法,推进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财政扶持购买、新建、改造6处,争取开发单位返还服务中心38处。二是建强‚网格‛。成立社区‚大党委‛,在‚大党委‛下,依次设立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楼院长,形成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为重点、楼院党小组为骨干、党员楼院长为基础的精细化组织网络。目前,全区共组建大党委38个,网格党支部239个,楼院党小组328个,有党员楼院长109名,实现了社区党建网格全覆盖。三是建强班子。区委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社区建设办公室,定编5人,综合协调、指导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推行社区党组织换届‚五推一选‛法(党员自我推、驻社区单位推、在职党员推、居民推、党员推,党内民主选举),探索社区干部街居挂派、居间交流、居内轮岗、竞聘上岗等途径,公选135名大学生

  充实社区班子,全区专职社区干部356名,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2%,党员占72.1%。

  (二)共驻联建在社区。一是组织联建。根据社区党员分布情况,按照‚便于联系、高效运转‛的原则,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社区班子成员到驻区单位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到社区大党委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建立社区与共驻联建单位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交流协商、分析研判,共解发展难题。二是活动联搞。社区与驻区单位双向互助,社区党组织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正向反馈;辖区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设计‚警民共建‛‚社校联育‛‚美化家园做奉献‛‚共建再就业工程‛‚法治进社区‛‚邻里节‛等活动载体,将驻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融入社区活动,进一步放大了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三是服务联做。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基础设施改造、供热、扶贫济困等活动中联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依托便民服务室,以党员职工为主体,组织驻社区单位领导干部、党员和普通机关干部到社区认领岗位,开展专业性质的结对互访、扶贫救助、义务劳动等活动。作为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的管文军律师,带领他的律师

  事务所与12个社区分别联合建立了法律服务站,免费为万余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已办理公益案件65起。

  (三)志愿队伍在社区。一是发展壮大队伍。坚持干部带头示范,机关带动基层,党内带动党外,不断推动志愿者队伍壮大和发展。由区委牵头建立了全区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大队,区副处级以上领导都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并且每人认领分包一处或多处联系点。相继成立助推发展、城乡保洁、平安建设、支教助学、应急救灾等11支志愿服务队伍,各镇街、区直机关及各系统、各行业党组织分别建立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小队476个,志愿者总人数达3万余人。二是规范日常管理。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每个在职党员要到社区进行报到、登记,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服务情况由社区全程记录、监督和评议。全区3475名在职党员通过认领‚党员服务岗‛、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参与服务居民和社区建设。同时,把零散分布在集贸市场、商务楼宇、特色商业街、行业协会、流动人员服务组织等领域的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激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三是开展‚先锋定制‛服务。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整合辖区医疗、文体、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资源,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工作。通过设定志愿服务岗、集中服务日,搭建‚邻里守望‛平台、开展‚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先

  锋定制‛服务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金晖行动‛、助残行动、法律援助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暖了民心,激发了正能量。

  (四)文化传承在社区。一是搭建传承平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团体、书画活动中心等文娱活动场所为依托,建设‚桃李文化街区‛‚文化长廊‛‚科普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文化场所,保证文化活动开展有阵地。西大街碧园社区与辖区非公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了400平方米,集多功能放映厅、妇女创业培训室、妇女儿童文体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普大学、少儿电子阅览室、巾帼书屋于一体的‚妇女儿童之家‛。文庙社区的‚青少年科普实验室‛和‚儿童之家‛免费向居民开放,‚我是小画家‛‚我的小巧手‛‚我是小小发明家‛等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壁挂式科技馆‛更是吸引前来参观的家长儿童络绎不绝。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开辟党员宣讲大舞台,唱响党的‚好声音‛;建立单元网格党支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打造了‛党员集结号‛服务品牌;开办‚国学班‛‚文化大讲堂‛,创建‚民俗文化一条街‛‚桃李文化街区‛‚道德文化街区‛,组织文娱活动,让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文庙社区依托历史人文资源,建设了300平方米大型文化墙,生动展示了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精华,形成居民举目可见的‚墙上美德文化‛;创建楼宇单元文化窗,作为社区与居民

  ‚道德文化共建园地‛,形成伸手可及的‚楼宇单元美德文化‛。三是打造邻里文化。倡导社区打造‚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德为风、以邻为亲‛的邻里文化品牌,通过举办‚邻里节‛,展示‚邻里情‛,宣传邻里文化,让辖区居民走出家门,敞开心怀,亮出笑容,融入社区大家庭。自XX年以来,以‚邻里和睦,家庭文明‛为主题,在端午节前后已连续举办四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邻里节‛集中月活动。今年5月29日,中央新闻联播、河北新闻同日播出了‚XX区第四届社区和谐邻里节头道牌楼街道鹿栅子沟社区专场‛包粽子比赛活动场面,在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五)‚四小服务‛在社区。一是提供‚小方便‛。通过发放连心卡、便民笺,让社区居民、经营户、驻社区企事业单位联系干部更方便;细化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福利保障、信访维稳等事项流程,辑印成册,让群众办事更顺畅;开展电话预约、上门服务、订单服务、电子服务等,为居民搭建了各类平台125个,让群众服务更快捷;设立党建、民政、计生、残协、民调、社会治安、劳动保障、医疗保险、退管、社区综合等‚十大服务窗口‛,让群众办事更规范。二是建立‚小台账‛。全面开展‚七必访五必询‛‚走亲连心‛‚下基层‛‚蹲点服务‛等活动,记好‚连心台帐‛;设立楼宇民情联络员,建立民情信息档案,记好‚民情台帐‛;收集、整理居民诉求、困难等问题反映,做到一户一卡,一

  户一帐,记好‚问题台帐‛,做到居民大事小情都了解,难事喜事都清楚。三是办好‚小事情‛。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的原则,打造服务通道。开通服务热线和‚互联社区‛网络,设立‚点对点信箱‛‚居委互动之窗‛和‚社情民意搜集栏‛,倾听百姓呼声,提供‚社情资讯‛。以‚政府+企业‛模式,投资60万元,注册成立了‚96096XX社区服务总部‛,街道、社区分级设立服务总队、服务站,实现社区与服务经济实体的有机结合。目前,总部已与500多个社区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签订服务协议2000多份,形成‚10分钟便民服务圈‛。四是化解‚小问题‛。建立超前预防、排查调解、联动调解、移动调解、律师参与调解、陪访、信访代理、定期反馈等机制,除社区干部外,吸纳法律顾问、社区党员、居民组长、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区干部轮流固定‚诉求日、答复周‛,接待居民来访。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物业服务、乱停乱放、设施修缮等诉求,现场回应、现场安排、快速解决。全区推广头道牌楼街道‚片长制‛的做法,将楼宇小区划片包干,明确片长,使一些小问题及时化解。

  二、初步成效

  一是组织覆盖‚零隙缝‛。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500余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30多万社区居民,先后涌现出碧园、山庄、文庙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先进基层党

  组织‛及国家、省级‚模范社区‛‚文明社区‛,碧园社区在XX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二是共驻共建‚新常态‛。全区有1600余家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涌现出‚管文军法律服务‛‚德美健康‛‚爱心储蓄银行‛‚隔代家长学校‛‚中秋邻里一家亲‛等一批鲜活典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成为一种新常态。三是服务群众‚零距离‛。社区无大事,居民大如天,‚一站式服务大厅‛‚96096社区服务总部‛等服务平台和‚四小服务‛‚互联社区‛等2000余个服务载体和网点,30多种、近500个服务项目覆盖城市的每个家庭,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道门槛‛,使社区治理和服务日益完善。四是社会和谐‚快发展‛。传统文化、山庄皇家文化、桃李文化等植入居民生活和社区建设,‚彩色周末‛‚家庭才艺比拼‛‚邻里节‛等活动,让社区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干部包保、基层调解、一线巡逻、全方位‚天网‛监控。社区文明、社区安全、山庄护卫等‚平安服务‛210多支队伍,构筑起基层维稳防护网。

  三、深刻启示

  社区治理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在这方面,XX区围绕‚五在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这一创新实践,立足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将‚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作为重要方

  向,以精准高效服务群众为着力点,以党建联建为基本方法,以价值引领、人才引领、专业引领和文化引领为主要内容,推动形成了适应多元社会、推动跨界资源整合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使XX的社区治理逐步实现从行政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从局部改革向整体优化转变、从注重硬指标向关注人民群众获得感转变、从以投入促发展向精准发力转变的‚四个转变‛。

  (一)完善党建网络体系,是社区治理创新着力破解的核心难题。XX区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用为突破口,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社区治理,结合历史发展、居民需求、地域特点,完善服务功能,建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活动阵地,构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共治新格局。依托党建网络体系,在基层社区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群众活动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架构,不仅促进了纵向联动与横向协作,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治理网络存在盲区的问题。

  (二)以党建带群建,统筹治理资源,是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渠道。XX区以共驻共建共享为目标,探索建立资源开放整合机制,按照‚组织联建、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区域统筹理念,与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结成党建联盟,把社区党建、

  驻区单位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统揽起来。实践证明,只有整合各方力量,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和凝聚骨干方面的作用,才能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培育社区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XX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紧扣传统文化和避暑山庄皇家文化,打好文化‚传承牌‛,逐步打造形成了‚党员宣讲大舞台‛‚邻里节‛‚国学班‛‚文化大讲堂‛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项目,创建‚民俗文化一条街‛‚桃李文化街区‛‚道德文化街区‛,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提供了丰沃的民心土壤。

  (四)党员志愿队服务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舞台。通过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发挥党员‚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社区和群众解决困难事和忧心事,提升党员形象。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党组织对志愿服务的领导力度,才能积极有效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只有注重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才

  能带动更多社区群众热情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篇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社区的表现形式,而社区党建则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通过深化社区党建改革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近年来,xx区全面推进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

  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全区95个社区全部成立综合党组织,区直部门和街道190名处、科级干部担任挂点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兼职委员,452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兼职委员”身份进入社区综合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综合党组织所属支部延伸到各个小区、楼宇以及驻社区的“两新”组织,形成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两个“全覆盖”。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楼宇园区建党、行业协会建党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方式,全区范围内共建立各类社区党组织5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70个,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实现两个“全覆盖”。

  抓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XX年(全面开展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综合党委(总支)领导班子成员573名,社区综合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84名,“一肩挑”比例88.42%;社区综合党组织、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494名,比例86.21%,优化了社区综合党组织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

  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三者关系。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性的事务,社区综合党组织则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通过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机制,协调所有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全区95个社区推广建立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香蜜湖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三个平台”(即党群议事会、党群服务中心、维稳调解联席会),南园街道建立基层党建“一站两委三平台”。加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效服务居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纠纷。

  设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提供党代表履职平台。95个社区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党代表在社区开展接访群众等活动的阵地。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与社区党员(党群)服务中心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室职责,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聚民智、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媒体渠道,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全区各个街道、社区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qq群、博客、电子邮件、内部网络论坛等网络工作平台开展社区党的工作,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和党员活动形式。同时,加强xx政府在线、xx网、xx发布微博、xx民生微信等“两微两网”和社区家园网的五大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

  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植根服务基层行动。加强对“两代表一委员”的联络服务和履职管理,自XX年9月以来,“两代表一委员”共进社区开展活动5300人次,接待党员群众22770人次,入户走访7920户,受理社情民意1894件,已办结案件数1863件,效果良好,深受社区党员群众欢迎。

  开展“五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推广开展“五进社区”(即区委委员、党代表、机关党员、党员志愿者、党群工作者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民意直通车”活动、“一把手”办千件实事活动、“党代表接待周”活动、“党员社区服务”活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民生微实事”整合社区治理资源。出台《xx区惠民“微实事”项目实施试行办法》,斥资3000万元根据社区居民的意愿确定项目安排实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热心公益的企业捐赠、赞助等。

  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原来实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驻共建、党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机关党员进社区等10多项工作制度,在全区95个社区全面推行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党员责任田”等制度,并通过活动促进制度落实,有效提升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带动力。

  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区委直属各基层党(工)委书记向区委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实施党支部(党小组)责任区制度,根据社区内物业小区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片区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楼栋和居民家庭。

  完善落实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财政保障为主、党费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抓好社区党务干部培训,区委组织部、各街道党工委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学习社区党建、社区治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深化社区党建创新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xx区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和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探索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社区党建新路子。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和决策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做大做强区域化党建,全面提升党在社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从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层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社区各种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切实保证各种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互动,有效推进依法治理与民主自治在基层社区的有机结合进程。

  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街道党工委机构设置形式,在街道党工委增设1—2名兼职委员,由辖区内党员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参加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参与区域性党建问题的研究与决策。建立健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考核考评体系,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相统一的原则,由街道党工委、所在社区综合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增强共建机制的驱动力。

  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和社区治理实际出发,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种类别的社会组织,建立起门类齐全、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

  全面统筹协调,理顺治理机制。明确政府、街道、社区的关系,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进入社区的工作任务严格实行“准入制”。党政职能部门拟将下放社区的工作任务,均需经过区相关部门审批,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落实。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制度体系,将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日常工作管理、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等方面权力还归于社区,逐步提高社区地位。

  转变政府职能,放权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领域中,政府主要承担好宏观调节、社会政策和监督管理职能,并主导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区政府和街道通过纵向对社区放权,横向对社会和市场放权,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的积极性。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通过政府委托、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承接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社区党组织支持和保证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实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的基层管理、服务等职能,并承担更多社区治理任务;同时,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拓宽参与渠道,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着力完善党务公开、居务公开,通过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让广大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说得上话”“管得成事”,努力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完善区域内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社区综合党组织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恳谈会、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强化区域内各类单位和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讨论本社区重大决策、社区治理和党的建设等相关事项。通过构建协调共建机制,把各辖区单位组织起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文明共建、社区环境共护、社区稳定共保”。

  积极探索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中,作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新型管理方式。把社区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社区综合党组织安排专人分片包干,运用纵向到底、横向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促进治理资源共享,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和党建工作主动介入。

  健全区域化党建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评价程序,将其纳入对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惩。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围绕党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教育培训、党代表接访、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困难帮扶等内容,开展党员“一站式”贴心服务,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借助于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义工队伍,开展家政服务、科普讲座、社会救助等社区便民服务,做好服务社区居民工作。围绕社区治安、卫生保洁、综治调解、就业帮扶、医疗义诊等内容,做好服务驻区单位工作。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坚持把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社区党组织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服务常态化。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组织引导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干部直接联系居民小区、居民家庭和社区单位,落实好入户走访、承诺践诺、民意代理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保持最紧密、最经常的联系。健全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查推动,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