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党政其他 > 毕业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国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六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摘要

  当前,我国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企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尤其是2017年未以来全球的金融风暴,全国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企业要想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法人实体,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的一个方向,而儒家管理的体系十分庞大,内容十分丰富,儒家中的管理哲学是儒学的重要理论,它构筑了儒学的主体内容。因此,本研究课题是对儒家思想的来源与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同时对我国现代企业职能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潜在企业中的儒家管理思想.同时,对事物的看法是有两面性的,因此,对于儒家思想也进行了积极和负面的影响分析,并对现代企业对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管理思想企业管理

  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论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样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附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渐渐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我国的企业出现了企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尤其是2017年未以来全球的金融风暴,全国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企业要想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法人实体,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的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企业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挟经济、政治之力,席卷全球品牌之时,亨廷顿讲“文明冲突”,把儒家文化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之一。由此可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而且对于仍处在金融海啸中的中国,更是处于一个守业的非常时期,而在一些研究者的观念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适合于创业,而儒家思想更适合守成。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是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我国儒家思想的内涵与管理理念

  (一)儒家思想的来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早在八千年以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种植业,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之后,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当时封闭的以农业生产管理为生存基本手段的宗法社会土壤下,何种管理思想或学派占据主导地位,并以何种形式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种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因素孕育了我国早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意识和行为都是以华夏文化为轴心起源、发展的[1]。

  当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上古华夏文化的渊源流向何处?何种管理思想发展为主导潮流?诸子百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争鸣和探索,产生了儒、法、道、墨、兵、农等学说,其中儒家管理思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华夏文化,反映了经过华夏生活的汉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愿望,上古时代的管理意识和实践通过儒家管理思想的改造、创新而走向文明社会。

  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孔子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剧烈冲突的时代,在奴隶制处于崩溃的前夜,他作为统治阶级管理思想家毫不隐讳的使命就是复兴周礼。他第一个从理论上总结了奴隶制社会的管理经验,第一个系统地整理、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管理文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去传播这种管理文化,正是这两个总结,奠定了孔子在中国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引来无数后人的颂扬和批判[2]。

  (二)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主流思想,有着其显著的特征,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其二、以四书五经为儒家的经典;(五经指的是《易经》、《书经》(又叫《尚书》)、《诗经》、《礼经》、《春秋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0]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因此从以上的特征中不难看出,儒家思想有三个重要板块:第一是“仁”,第二是“礼”,第三是“中庸”。“仁”是孔子一生的政治目标,“礼”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表现形式,“中庸”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论。仁主要是社会管理伦理学说,即所谓仁爱、仁义、仁政等。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封建管理等级制度和秩序的伦理规范。中庸是一种管理思想、方法,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除管理矛盾,避免管理冲突,稳定管理秩序的目的。这三者都是为了“仁”而展开,因此,“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将其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应当成为企业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管理理念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从而造就了“儒商”。而从儒商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仁”是孔子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全德之名。“一部《论语》有502章,论仁的内容,有58章,达109次。仁,实际上是其德治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管理,离不开仁。”仁,在孔子的解说中,有很多方面的意义。“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论语•雍也》)孔子讲仁大都不离伦常日用,“很少抽象思辩和‘纯粹’伦理……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总是如何做。”

  在孔子对仁的界定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仁者“爱人”,一是“克己复礼为仁”。前者是以仁待人,后者是以仁律己。郭沫若认为“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是相当高度的人道主义[3]。”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做到“仁”,切切实实的贯彻仁的思想,企业才能广纳人才,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形成和睦融洽的企业文化,建立员工间的友善互助的氛围,才能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形成对企业的忠诚。

  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礼——纪律严明的治理理念

  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基本范畴,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礼”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并认为“礼”是修养的标准,治民的标志,治国的依据。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

  礼和仁出于同一范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克制自己,对别人恭敬便是仁。如何做到礼呢?他认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确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儒家中的“礼”是相当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人事管理方面,要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和尊重别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主张上级对下属应宽厚谦和,而下属对上级则应忠于职守,是因为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而荀子日:“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知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种人贵于万物的认识,和西方学者及其企业家所认识到的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

  3.信——诚实守信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准则

  在论语中提到“信”的言论有35次,孔子论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民众对管理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强调管理者自身的信实。“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一个管理者讲信用,那么普通人就会没有敢不讲信用的了。相反,一个不讲信用的管理者,就没什么可取的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如何使民众信任管理者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让民众安居乐业,并且让他们感到安全,民众就相信管理者了[7]。

  守信在现代商业中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要在激烈的商战中立足,便必须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企业要恪守自己对社会做的承诺,要保证质量信誉,确保产品达到或超过质量标准;要恪守合同信誉,不能单方面的撕毁合同;要谨遵价格信誉,做到童叟无欺,价格公平;要保证服务信誉,以优质服务获得顾客满意。守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同样重要。企业管理者要“言必行,行必果”,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信任的氛围,使员工能全力以赴地工作。

  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苟逊不羁,蒙无异也”。诚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过去,我国许多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牌子,作为其的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契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以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事实上“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精神支柱。

  4.义——是企业文化的表现

  孔子认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见利思义”。“他认为义的最高标准是舍己为人,他主张勇于行义。”他在《论语•为政》中告戒弟子:“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更是尚义为命,他提倡“舍生而取义”,认为义是比生还大的东西,为了义,甚至可以不顾生命危险。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必须肯定。但对于任何事物不应强调过分,若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在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家汲取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虽然“儒商”定义存在争论,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新儒商”是秉承中国传统人文美德,融汇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的企业家。他们著名的经营理念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价值观;诚信互利、公平交易的营销观;顾客至上、敬谨谦和的服务观;以人为本、协调人际的管理观;突破现状、推陈出新的发展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人才观;物尽其用、天人合一的环保观;

  勤俭朴素、慎独廉洁的生活观。

  不管是享誉世界的晋商、徽商、浙商、苏商、沪商、京商、粤商、闽商、鲁商、豫商、浙商、山东商帮、还是新兴的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儒商”。儒家管理思想成就的“儒商”具有“王”者风范,将会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四)企业职能中的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管理工作是一个过程,所有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都要从事一些相互关联的活动。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正是通过正确执行这些基本的职能来进行的,所以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形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计划职能中的儒家思想

  计划(p1anning)这一职能从静态看是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未来行动方案,从动态年则指发展预测、目标选择、方案评议、综合平衡等一系列活动。即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职能体现了目标管理。出自《礼记.中庸》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点明计划职能的重要性,而且法约尔认为管理意味着展望未来,预见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预见的目的就是制定行动计划。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计划是联系未来与现实的纽带,对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必须千方百计地搞好计划,使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协调一致,才能有条不紊地指导整个经营活动,才能在市场竞争处于有利地位[11]。

  2.组织职能中的儒家思想

  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任何一家企业、非营利机构都要把总体的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成员去承担,建立它们之间相互分工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形成了一种框架和结构。组织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能产生有效的分工合作关系的结构。法约尔认为组织分为物质组织和社会组织两大部分,管理中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只负责企业的部门设置,和各职位的安排以及人员的安排,有的企业,资源大体相同,但是如果它们的组织设计不同的话,其经营状况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所发组织中的管理者要懂得如何安排各部门和人员的合理性,这成为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

  儒家传统思想是以维护社会安定和群体协调为宗旨的。所以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组织职能就是如何保持企业的稳定和凝聚力,有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庭一样。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认为,人从道德修养到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经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其中"修身"是根本,它是个人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问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个人价值置于群体之中进行衡量和评定。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能和儒家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孟子提出“事天说”,他认为“天”不仅为人类社会确立管理的秩序和规则,也为组织选择合适管理者;而人世间的管理者要想获得管理的资格,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以便同“天”一致。荀子提出“应天说”,认为“天”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体规律;而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在表现为客体必然性的“天”面前,应该而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

  3.领导职能中的儒家思想

  领导(指挥leading)的本质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地追随他前进,服从他指挥。组织目标是通过组织成员的集体活动过程来实现的,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需要领导者借助激励来完成的。所以,领导在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领导可以更有效地、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领导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催化剂;领导是其它管理职能的基础;领导是组织创新活动的推动者。

  《孔子家语》指出:“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莫善乎以道御之。”以身先之,身教胜于言传;以道御之,指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带好团队,做好上下一致,行动一致。《淮南子.主术训》提到:“非淡薄以明德,非宁静以致远,非旷达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判断。”意思是清淡寡欲、清正廉洁、宽容大度、仁慈民主、公平正直,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儒家以人本主义为管理哲学,符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儒商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范蠡,春秋时期就提出“择人”和“不责于人”的用人原则,强调经济人才的作用。在古代的晋商那里,就创造出“经理制”,发挥管理人才的作用,有些论者评述:“要说‘用人不疑’和‘知人善任’,晋商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在企业经营中,儒商注重发挥人的第一因素的作用,并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把“得人心”作为发挥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前提,因而千方百计地照顾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使职工心甘情愿在为企业出力。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而对人的管理要以“得人心”为基础。

  因此领导(指挥)是作为维系一个组织活力的源泉,无论是军事将领、行政首长或企业经理,都需要了解“得人心”的方法及技巧。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者来说,就是要了解和研究如何激发员工潜能,为完成企业的目标和计划而努力工作[12]。

  4.协调职能中的儒家思想

  协调(Tocoordinate)就是指企业的一切工作者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并且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法约尔认为协调能使各职能机构与资源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收入与支出保持平衡,材料与消耗成一定的比例。总之,协调就是让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

  儒家注重“中和”的管理观念。这种管理思维方法在古代中国管理行为中曾经促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我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利于主体团结和群体稳定。而孟子继承的孔子“和谐观”,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人和”即组织内部的团结、和睦。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个企业中全体人员的和谐与团结是这个企业的巨大力量所在。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不团结,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部门与部门之间互不合作,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组织涣散,内耗严重,那么这个企业是绝没有生命力的。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来讲,协调职能就是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的“过”,又要反对踏步不前的“不及”,进而追求一条“执中”的经济管理方略。对于企业员工的收入分配,必须保持收入差距的存在,同时又要限制两极分化,过分悬殊,用适度的利益驱动和有效的精神激励来激发职员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令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知名饮料公司娃哈哈的销售团队只有1300名员工,但销售额却超过80亿元,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霸主。团结奋进,同甘共苦,充分调动广大经销商的积极性正是娃哈哈优秀销售团队制胜的根本。

  5.控制职能中的儒家思想

  控制(controlling)是指依据预定的目标和标准,检查实际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的过程。控制工作是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各种活动,从而保证实际活动的进展符合计划要求。控制工作按照目标和计划评定工作人员的业绩,找出消极偏差所在之处,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从而确保计划完成。没有控制活动,事先拟订的计划是不会自动实现的。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具体的规章制度虽然明确,但是思想上约束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自化汉武帝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除唐代以外,宋、元、明、清各朝都是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虽然儒家思想对于具体的控制手段没有太多的涉及,但是在思想上,它在客观上维护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了社会稳定;西方的汉学家认为,中国社会是高稳定的,例如李约瑟等人就这样认为。这种高稳定,与中国社会的专制政体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但是如果仅从“治道”层面上说,与儒家学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也大有关系。社会的高稳定,是统治阶级采取儒家学说并经过断章取义,而实行精神控制的结果。所以在现代管理中,儒家思想对于稳定企业内部矛盾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我国企业管理影响的分析

  (一)对我国企业管理的正面影响分析

  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对它的研究方法只有是深入了解它,所以对于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最好的方法也是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而且在现实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在谈论成功的经验时,对儒家思想是非常推崇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严于律己,修己安人---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素质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能为之用”。在严以律己方面,儒家还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这些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管理者,应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这也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个人修养来恢复管理秩序。儒家重道德,认为一个人处世立身要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要以德为本,以德为先。儒家把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者称之为“圣人”,把那些无道德、无修养的人称之为“小人”。“修己”主要针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安人”则主要指被管理者。其实这是一个以自我管理为起点,社会管理为旨归的过程。始于“修己”,终于“安人”,目的是要最终达到天下大同。

  修己安人看起来是伦理,但同时也是管理,中国式管理的整个历程可以说就是修己安人的过程,充满了“伦理道德”精神。所以儒家的“修己安人”思想,对于领导者,管理者来说,这一思想应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儒家“修己安人”思想在管理学上的体现还在于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素质提高。孔子特别强调个人、个体,即从我做起、自我完善。国家、社会、企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只要个人修养好了,这对社会企业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特别提倡道德的修养,不仅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员工心智的发展,这样才能升华员工内心的目标,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

  2.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在一些外国人的眼中,很不理解中国的人情文化,但是这种人情文化存在在中国几千的文化中,已经深入到国人的血肉中。虽然这种关系有着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不可否认这对我国的发展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企业犹如一个大家庭,领导是家长,员工是兄弟姐妹,虽然也讲“亲兄弟、明算账”,但“仁者爱人”、“兼相爱、交相利”是普遍的伦理道德准则。中国以血缘关系、家族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是这种家族式伦理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制度基础,例如皇帝称天子,百姓称子民,官员叫父母官,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定式和伦理行为准则,使百姓也听命于天子,诚服于官吏的统治,唯愿有一明君、清官,百姓就能安居乐业[15]。而儒家思想蕴藏在企业中的优点就有如下几点:

  (1)稳定员工流动性

  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而且企业中管理者(老板)和员工(雇佣者)在感情上存在着“主恩图报”的思想。在儒学伦理中特别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理念,家庭人伦观念中的“养育之恩、三生难报”等在东方式的管理理念中就具体化为主恩图报的思想。靠亲缘关系进入企业的员工会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视老板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

  (2)可以加强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

  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创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培育了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因此在建厂初期和企业处于困境时,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

  (3)促进内部人际关系更和谐。

  儒家管理思想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领导同职位权力较少,用个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同时企业领导层大多是老板的亲戚,班子团结,特别是老板具有绝对权时,因而决策集中,管理效率高,成本低。

  (4)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

  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内部的“五小”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讲究“和”。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他还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人心向背看作是统治者是否具备“人和”的基本条件。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些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和睦。

  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大家才能群策群力,保证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孔子倡导"和为贵",但他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和”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而"同"不讲差别,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这是不可取的。好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这是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只有合作才是一切组织成长繁荣的根本。一个组织的成功有赖于员工团结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当的冲突和竞争足以毫不含糊地毁掉一个组织。

  3.学无止境,生生不息---有利于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

  儒家十分注重人的不断提高,论语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在全文中,孔子反复告戒弟子要时时学习,学无止境,不断进取。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每个人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都必须不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创建一个学习型社会。企业也应该创建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再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在现代许多企业中,都会为本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而人们有找工作时,企业是否能提供好的培训机会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首选的条件,由此可知,人的一生学无止境的。

  教,即教育。养,即培养。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一环。培养的过程,包括:“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上皇帝万言书》,即是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技能培养、心态培养、进行委任,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拓展结合起来。诸葛亮详细阐述了这一经过:“教之以礼仪,论之以忠信,诚之以刑典,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表现为:注重企业文化的认知,注重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的培养,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忠诚度,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公司的威信,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公司员工的管理。

  4.仁礼一体,民贵君轻---形成企业文化的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

  儒家思想之所以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在于这种思想同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相适应。肯定尊君和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是对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认同;同时,又坚持“大一统”思想满足了人们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思维路径上以“中庸”为至德,要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颇具有善于守成的优势。最后,它主张内圣外王,既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来教化并转化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同时又主张正人先要正己,坚持自身的身体力行。儒学内涵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号力的特点,能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需要,因而易为社会认同。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讲求的工作愚于生活,许多人把企业当作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在大家庭生活,就必须找到一种使自己融入这个集体的思想,而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一体,民贵君轻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的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仁礼一体,有助于同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已不是人们工作首要的要求,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往往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使生活与工作融合。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并不总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民贵君轻,则是说明领导会和下属的关系是可以改善,并可以有更深的交往,从而使领导更有感召力。

  (二)对我国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儒家文化也不例外。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之后,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由于历史上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加上封建社会多年的宗法专制统治,使传统的儒家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1.行政化而轻效益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建立和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总把本阶级的政治利益置于首位,不惜阻碍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久而久之,政治中心成为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所以现代企业在管理方法和手段行为上有很大的行政化。而儒家的入世兴趣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政治。虽然儒家的正统思想中,把“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业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但谋得官职,则是儒家人物实现“外王”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载体、方法、途径和标志。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得到一官半职以施展才华。孟子也因迂阔之论,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就我国而言,在新中国成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党没有及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深深渗透到社会各地区、各部门中,使得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上也披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除了人生目的、追求的影响外,重大的不利影响是难以区别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使“政企分开”受阻,企业手脚难以松绑,制约了市场经济各个主体、细胞的活力[13]。不仅中国古代的经济如此,在现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同样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重要问题,应当从中国经济文化的传统中寻找原因,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重专制而轻民主的偏向

  过去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封建专制管理的国家,民主管理的空气非常稀薄。其原因在于,古代的法律出自皇权,法律用于维护皇权统治,法律的权威源于政府权威。其次,司法隶属于行政,没有独立的审判权。贵族官僚地主在法律之上享有特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划分,使其出了问题可以逃避责任。在民间,伦理道德扮演了宗教的角色,人们对它的服从大于对法律的服从,法律是刻薄寡恩、不近人情的。老百姓形成“和为贵”,“忍为上”的厌诉心理,“官司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一场官司十年仇”成为一种信念,重情亲理,“关系网”成了礼拜的对象。因此,“人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今天儒家“人治”思想烙印仍然依稀可见。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的个别企业中常常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家长制、一言堂。在这种绝对权威面前,上有所好,下必慎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使得一些敢于直言,富有才华的管理者被拒之门外,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广大职工的智慧和潜能受到压抑,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难以形成。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难以杜绝。

  3.重和谐而轻竞争的偏向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和谐的宗法等级关系,人格理想是“内圣外王”的君子、仁人、圣人。这种理想追求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就是重义轻利。孔子“罕言利”。孟子更强调“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董仲舒进一步归纳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把重义轻利思想推向了极端。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没有为商人的赚钱谋利提供合理的理论,而表现出对商业谋利的经济活动和对商人阶层一种鄙薄倾向,商人被列为“四民之末”。于是,中国传统商人对自己的经商活动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对于赚钱发财更是讳莫如深。在当今中国仍有很多人把商人视为“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人,视商人为人格低下的“小人”,普存轻鄙之意。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压抑了人们从事商品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因为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必要的,只有通过竞争,经济才能发展。然而,如果过分地谦和忍让,一味地温文尔雅,只做一个谦谦君子,不愿、不敢和不善于在市场中去竞争,那必定会被市场经济大海的波浪所淹没。所以谦和忍让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有点不太适合[14]。

  4.重人情而轻制度的偏向

  儒家十分重视封建血缘关系,反映在经济上,家族经营是儒商乃至华人企业传统的组织方式。这种家族经营的方式具有管理成本低、经营决策快等优点,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及在企业起步阶段不失为较好的选择。但是,被誉为电脑大王的美籍华人王安,曾被《儒商读本》(人物传)列为现代儒商人物。他的公司由兴盛到破产,就是因为王安受儒家传统的影响,年老交班于能力不足的儿子,使得许多优秀的公司骨干纷纷离去,最终导致公司倒闭。这充分说明家族制企业的局限性。

  文化是不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的吗?钱文说:“一种文化不是一个由其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或系统而是一个由好的和坏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精华的和糟粕拚凑成的大拚盘,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部分而拒斥另外的一部分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毛泽东处理文化问题的基本方针,对中国古代文化、西方文化都是如此。请看他对西方文化的分析:“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的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论十大关系》)新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与其相反的意见则是错误的。

  5.重精神而轻科学的偏向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本的。因而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它们认为人是最根本的东西,精神世界的仁义修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忽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儒家管理思想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主体人格的确立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管理伦理为质,管理知识为量,这种重道轻艺的倾向,使科学技术多高明也只是粗迹,不懂不为耻。而“正心诚意”、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最有价值。这种儒家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畸形状态,阻碍了寻求科学真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科学技术是21世纪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所以儒家重伦理而轻科学的偏向对于现代市场竟争是不利的,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这种思想的确存在不少坏处.

  三、基于儒家思想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考

  (一)企业效益与行政化要分清

  在生产经营中,领导者往往注重行政命令,爱算政治帐,不善于算经济帐。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工作,领导者常常凭主观理想办事,在情义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情义,而往往忽略企业的效益,使企业不遵循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占主流的时代,人情犹如暴露在阳光底下的泡沫,幻化出太美丽的光彩,而利益却如同脚底下无处不在的尘埃,即使在微微细风的作用下,人情这泡沫在利益的面前竟不堪一击顷刻幻灭。利益是生存的物质基础,固然重要。殊不知却也是幸福所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可见,人情与利益与人都很重要。在此暂且不论说孰轻孰重,在今日,不知有何等脆弱的人情难道不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你我的重视与呵护吗[9]?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舵手,我觉得必须要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人情要照顾,但是必须在不违背企业原则的基础上.如果一味的迁就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那你在职工的眼里就没有威信可言.我认为要把自己人的错误放大,把别人的错误看小,首先从自己人身上开刀,只要作到这一点,其他人的错误你不用去说,他自己就纠正了.同时作为领导还要有肚量,不要拿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别人,要有耐心,不要看谁都不顺眼.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提高,只要不影响大局,没有必要太认真.整个生产氛围是很重要的.只要大多数人是好的,他很快就能赶上来.有必要的话,要树立一个典型.虽然俗但很管用的,只要把握得当.就会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企业创新与传统相传承

  儒家传统可以从时间、空间,可以从不同的社会阶层,乃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取径来了解。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学问也需要调整。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要继承,但是,同时文化也需要创新。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说“儒家思想完全适用”现代社会是不对的,说“儒家思想过时了”也是不正确的。而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含有非常精辟的义理。过去的中国社会受益于儒学,今后的中国社会仍然会向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但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而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大部分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我们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西方科学的管理方法,继续发扬儒家传统中的优秀文化。

  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含有非常精辟的义理。过去的中国社会受益于儒学,今后的中国社会仍然会向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但是任何学说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学问也需要调整。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要继承,但是,同时文化也需要创新。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新儒学的活动主要体现于思想领域;新儒学的目标是在汇通中西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溯溟的《乡村建设》、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儒家的思想结合西方的管理理念可以创造出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管理理念。

  (三)企业竞争与和谐相结合

  纵观宇宙万物都是在复杂矛盾中生存、变化和发展。虽然万事万物是复杂矛盾,但把它归纳起来我看主要有竞争、容纳、和谐等方面。若竞争、转化、发展方面来说:则有个人和个人的竞争,一家与一家的竞争,单位与单位的竞争,团体与团体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

  总之,竞争是欺压和排斥性的,是你存我亡的弊端,而容纳和谐是把自己的小我私心杂念和有局限性,以及邪见偏计的观念打破,并把小我溶化、融合在大局、整体中去,和无边无数的个体吻合在一起。如有人问佛陀:“一滴水如何不干”?佛陀说:“把它放到大海就不干了”,也如俗语说:“泰山不让寸土方能成其大,大海不择细流才能成其深”,这才是大不可破,生命力最强的趋势,也是真正叫做科学观,稳定发展。如此才能使社会和谐,人类世界和平安乐。

  因此,我们不能只从名利物质享受方面去竞争和追求,而应要多从伦理道德、品质修养、心灵净化方面去追求和完善。这样,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文明和生存,才不会带来危机和灾难。否则,后患是不可设想的。所以说在竞争的过程中,不可偏向、不可抛弃、更不可忘记容纳与和谐的办法。所以现代企业要想在竟争中生存,必须与和谐相结合,而将西方的竟争意识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仁和的思想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理念。

  (四)企业制度与人情要适度

  制度的背后往往是人情。人情的面前总也是制度。在一台“对话”节目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一个单位的干部说:“我只是轻微违反了‘八不准’规定,却受到了严肃处理,当时我委屈得一晚上没睡好觉。”这个单位的领导同志接过话来说:“你不知道吧,为是否处理你、怎么处理你,我三个晚上没睡好觉。”话音一落,现场观众都笑着鼓起了掌。由此可见,要处理制度与人情的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人,所以在处理制度与人情的关系时,必须小心为上。.

  人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有些时候人情是很管用的,因为人都是需要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的时候还让人“四通八达”,“八面玲珑”,而往往这些时候,那些人会被人羡慕。而相对一些业务型的工作,人情方面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规范管理,是现代社会极其组织的基本特征。社会越发展、越进步,就越强调和重视制度建设。在各项法规和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备的情况下,关键是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但话又说回来,制度是靠人制定的,也要靠人来落实,而执行制度与照顾人情往往是一对矛盾。作为一名管理领导者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才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人们都知道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对诸葛亮忠心耿耿,但军令不可违,即使十分痛惜也要军法从事。这正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有了制度不执行,工作同样搞不起来,前者强调制度的重要,后者强调落实的重要,两者并不矛盾。强调制度要靠人落实,不是夸大某一个人的作用,也不是片面依靠某一个领导的意志和威严。实际上,靠人去落实制度,靠制度来管人,还需要一个法治的环境将两者联系起来,有了这样的环境,制度才会有坚实的依靠,人才会增加落实制度的勇气,减少人情的干预.有了法治的环境,刚性的制度,坚持原则的领导,遵章守纪的员工,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加兴旺,更有活力。

  (五)企业精神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理论的国家,而儒家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完备、最系统的管理理论,但是怎样最完备,最系统的管理理论都是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就好比医,由于对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认识不足,以及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相关法规的滞后,我国必须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可以在大大提高对中医的认识程度,使得中医的发展出现了飞跃。所以作为儒家思想体系,就必须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寻找更好的发展前景。

  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要想顺利前进,就必须有一种正确的科学体系作为指导,引导其前进。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洗礼,蕴藏着丰富的智谋和知识,是一个值得人们作为向导的思想体系。所以理论与科学两者要相互促进,在共同前进中找到自己的结合点。

  四、结束语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深知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企业参与竞争、赢得优势、走向辉煌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东亚地区日益受到企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逐步扩大其影响,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华人经济的崛起,开始从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的角度去发掘和探索。

  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为中国式的管理制度提供了一条大道。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它也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许多封建的、落后与陈腐的观念与当代科学管理相悖逆,从而对我国当代经济转轨中的企业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正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事物才会不停地向前发展。所以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我们吸收儒家管理思想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将能实现中国企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周建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2.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曹其芳,中国期刊网,2012年

  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夏清明,中国期刊网,2014年

  4.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李广晖,中国期刊网,2016

  5.儒家管理之道,张与弛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年。

  6.儒家思想与现代日本企业管理的融合,张浩帆,中国期刊网,1996年

  7.“爱智慧”的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儒家——兼谈西方儒学研究的误区,刘余莉编,中国期刊网,2011年

  8.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以韩国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心,中国期刊网,1997年

  9.谈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启示意义,中国期刊网,2014年

  10.四书五经与现代文化,韩秀丽、李静、陈雪英著,2016年5月

  11.把儒家精髓融会贯通于经营管理之中,和疹渝,中国期刊网,2014年

  12.儒家的复兴,雷吉.利特尔、沃伦.里德著,

  13.论儒家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负面影响,高峰,中国期刊网,2018年6月

  14.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冲突与融合,王君,中国期刊网,2018年5月

  15.玫琳凯谈人的管理,玫琳凯,新华出版社,2015年5月

第2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第一节总述儒家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

  从《大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注重的是“修身养性”,这是根本。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义、礼、智、信。

  那么,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来了:

  儒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儒家的世界观、认识论,对世界的态度是什么?

  儒家对人的认识是什么?

  儒家用怎么样的方法来修身养性?

  儒家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人又能做什么?

  现在,我大胆的做一下尝试:

  儒家的最终目的是:天下大同;

  儒家对世界的认识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儒家修身养性用的是:孔子用“仁”用“礼”,孟子用“义”“王道”,荀子用“伪”“假”,朱子“理”“格物”“规矩”王阳明“心外无物”(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曰:性伪合,而天下治,朱子曰:格物在致知,存天理灭人性,朱子著《童蒙须知》,王阳明心学讲求知行合一。)总结来就是借助于外在的东西即修身来培养内在的东西即养性。

  儒家要培养成的人是:君子

  君子要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应该会写什么呢?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综上所述,儒家讲入世,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是君子之学;儒家的根本在修身养性,借外物修身以达到养性的目的。(不谈政治,所以我们不涉及国家,我们只谈学术。不谈政治,不是因为“勿谈国事”是因为本人不喜欢政治,正如林肯所说:政治家就是亲手制作一个矛盾,然后再亲自解决这个矛盾。有人说,政治家可以成为哲学家,而哲学家却不可以成为政治家,就在这里。政治家要想的事情太多,思想太过繁杂,不够纯净,国家的事物也是,所以我们只谈理论和学术。)

  由于每一个大儒都有自己的一套学说和体系,而这些体系虽然相互直接有继承,但是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接下来,分开对儒家的思想进行分析。

  第二节关于孔子的解析

  孔子其人简介

  孔子生于鲁国,贵族出身,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初等教育。由于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也就是周礼的制定者,所以孔子是周朝的既得利益者和支持拥护者,在大乱之世,孔子希望借助周礼来恢复整个国家的统一和百姓的安居乐业恢复大治之世。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关注天下大事,对国家的治理等诸多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孔子做过官,等孔子小有名气的时候,接受过卫灵公的接待;据传孔子曾向老子学习,问礼于老聃,所以我们可以说老子和孔子是有师承关系的,孔子的思想中有老子的一些思想,(要知道,在古代的老师和现在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天地君亲师”中地位仅次于父母亲人的“师”是指有传道受业解惑之功的老师,那些教习识文断字,句读的只是个教书先生,在社会上的地位甚至不让当时的妓女和乞丐,在官面上一般是指科举考试中的监考官或者把你引上仕途的人,汉朝袁家的四世三公为什么对袁绍帮助那么大,就在这里,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韩愈的《师说》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孔子开办了自己的私学从事教育工作,孔子曾带着徒弟周游列国,孔子回国后,整理文献资料和教书育人,直到死亡。

  总结孔子的一生,其实孔子就做了两件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书育人,他的人生目标是天下大同,表现为恢复周制。而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他的理论体系和他的学术观点,教书育人可以作为研究的素材。

  孔子的学术观点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的“道”,对人的要求太高很难普及让大家都能够学习,这需要学习者有很高的天分、生而懂之,即天才,就像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可是他竞争对手的人,在他这里是俘虏级别的人,有人说是齐桓公的知人善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齐桓公无人可用,后期管仲死的时候,与之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观点,而管仲死了之后,齐桓公的悲惨遭遇,更是一种印证,还有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来那位,更不用说更早的姜尚姜子牙了,所以那时候的贤者,都是纯天然的、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通过教育形成的,而孔子要打破这一切,他要创造一种辅助的方法,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学习道。

  很显然,孔子是能够明白老子讲的“道”的,孔子办私学,他要让他的学生们都能够学习,这就需要孔子去寻找一种能够让他的学生学习“道”的方法,这就像现代弗洛伊德、华生他们所作的,建立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创造出各种能够方便他人来操作的小的范式,如后期的沙盘、意象对话、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于是孔子提出了习性论,借助外在的力量由外而内来强化自身,孔子借的是:“礼”“仁”,所以儒家将“修身养性”定为自身的基础是不无道理的,“修身养性”当把“性”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学习“道”了,即认识世界的真理。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曾经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不去谈论研究那些不可知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学的、不能被把握的东西,而鬼神,我们一般把这些看着是精神的产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许有人会说了,看来孔子也是挺唯物的嘛!

  可是,我再来说一下心理学一位创始者对心理学研究的观点:“主张放弃意识而改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用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它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主张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坚持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认为经由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熟悉的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是行为主义或者是早期行为主义的观点。

  同样的是不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能有可能没有的的东西,而且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前身是以杜威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是陶行知的老师)。

  华生主张研究那些外显,能够被测量、观察到的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而孔子呢?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指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初始状态;习,指的是人后天养成的习性,人与环境因素作用产生的变化。在这里“性相近”,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大众、官方的解释,人在初生时人和人之间没有多少差别或差距,如果我们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的话就是一样的,(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如果我们用认知学派的观点看的话,还是有一些差别,但影响不大;另一种是人在出生时,他的本性之中没有任何的划分,就像佛家的舍利子一样不垢不净,这时候的人没有礼义廉耻和善恶之分,只有先天的倾向性如同一张白纸,也是道家所说的“一”或者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个观点一种是从群体的观点来看带婴儿,一种是从个体本身的观点来看待婴儿,我想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中国的古人在写书时往往是能简则简、惜字如金,同一句话中可以蕴含多种意思,可以说中国古人写的书就像他们所画的画一样,写的是作者的意境,只看书本身的内容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而“习相远”则相对简单了,和现代的理论观点相似,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就是用外部的环境不断的刺激—反应和不断的强化,用认知的观点来看就是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不断通过图式来完成同化或顺应最终达到平衡的过程,或者是外部信息在进入系统中进行加工、修改、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前面我们对“习”的解读,我们可以说“习”相当于英文中的exspierence,即后天的经验的或者是练习。那么,我们如果还是说学习的时候要记得复习旧的知识就有些牵强了,而应该是我们在学到了知识之后要学会去运用它,去实践,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也正式汉朝时流行游学的原因所在。正是人们在不断的对知识的应用、运用、理解和内化,才能使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孔子从来没有要求他的学生都像他一样,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所以,才有了历代大儒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观点并扩充和完善了自己,也正是儒家的这种兼容性才最终促成了三教合一成就了王阳明,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断绝,成就了中国人的性格,这也是中国能够不断同化外来文化、文明和民族的原因所在,所以请不要放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不要丢弃它,这是我们的根,如果哪天你丢弃了它,你就会变成那水上的浮萍随风飘荡,飘荡到那未知之乡。为什么犹太人分布世界各地,但是仍然还有这个民族存在,而没有变成历史的尘埃,那是因为他们的根还在!那根是《圣经》又不是《圣经》,是犹太教,又不是犹太教,而是蕴含期内的犹太人的骨血、他们的文明、他们的文化,没有了《圣经》他们可以根据记忆从新写一本,没有了犹太教,他们可以重新创立起来一个犹太教,用黑格尔和尼采的话来讲那就是:这是一个民族的意志所在,意志是世界的本源,而这个世界是犹太人精神中的世界,是犹太人的世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如果我们在温习旧的知识的时候,能够从中领悟出新的道理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能够给别的人当老师了。这就话的意义不在它本身,而是应该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见贤思齐”来理解,一个人他在重新回头看之前学过的知识的时候,他加入了他后来的经验、实践,并对这些经验和实践进行了加工,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知识,这可不是“教育心理学”里面的“迁移”,而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这样的人还不能够为师吗?《学记》中有教学相长的观点也是类似,“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那孔子是用什么方法来修身养性的呢?

  一、礼,礼仪、仪式。周朝依靠礼治国,近八百年,靠得是周礼,所以诸侯国尊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礼记》是和人所作已经无从考,但是《礼记》中的《学记》《乐记》《大学》等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的齐国的“稷下学宫”和孔子的时代,而现在的儒家经典大部分来源也都是《礼记》。孔子认为,周礼既然能够统治国家那么长的时间,肯定是有道理的,只要我们把周礼恢复到从前的样子,那么人心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乱了,国家之间就不会有战乱了。要知道,春秋时期,是礼乐崩坏的年代,大家既然发现不遵守之前的礼乐制度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谁有肯放弃呢。周礼说白了就是一种国家的制度、规范、要求和划分,相当于现在一个国家的宪法,它规定的整个国家成员间的上下级关系及其相互之间应该做出的行为动作即礼仪,就像儒家提出的“天地君亲师”;规定了大家聚会时座次的尊卑,等等。这就像一个狼群一样,当狼群猎到猎物的时候,总是头狼先吃掉最好的,然后依次排列下去直到最次的。可以说,周礼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孔子看重的就是这个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那光有周礼就可以了吗?不,周礼只是凭借、外物和方法,其实孔子还有很多的选择,比如佛教中所说的布施,道家的无为之道,兵家的用兵之道,但是这些孔子虽然了解,但是并不精通,接触很少的,而他接触最多的是什么?是周礼,鲁国是周礼的故乡在这里周礼的文化浓厚而且保存完整,这是孔子选择周礼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周礼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孔子干嘛放着这么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用而去用那些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呢,而且周礼是全国性的,大家都都遵守过的即大家都知道都熟悉,就像现在人们做市场营销都会利用自己之前的资源并且创造自己的资源一样,就像QQ,360先是用免费拥有了庞大的客户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盈利项目,孔子也是这么想的,周礼这个拥有全国性的体系,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我干嘛不拿来用呢,可以说孔子是扯上了周礼这面大虎旗,还有孔子也曾做过官,知道周礼在官面上的影响力,也最了解周礼。所以,如果当时孔子恢复礼制的想法实现了,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全国是一个怎么样的景象?他的成就又会有多高?这可不是垄断所能比拟的!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王朝除了秦国用的是法家,后面的国家从汉武帝董仲舒之后都是用的儒家思想来管理国家,而这个时候的儒家称孔子为圣人,建孔庙,孔子的后人每代都备受尊崇,也幸好孔子没有在他的那个年代完成他的梦想,要不然,我们不敢想象他的成就会是什么样的。前面我们说的是礼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体的作用,现在我们来谈一下,礼对个人的作用。周礼规范了人的行为,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动作行为,人应该遵守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即人的社会定位和行为准则;礼还对人的穿衣打扮、吃饭睡觉、走路动作、社会交往提出了要求,可以说礼涉及到了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规定了你是什么人,你应该在什么时间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只要人一出生,人们就按照周礼来要求、约束、教育和培养这个人,他就会成为我们要求的那个人,就像现在工厂中,我们规定了零件的尺寸大小、形状、质地等标准,只要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来做就会生产出合格的商品一样,但是我们又都知道,这是生产商品,我们是人,不是商品。所以,礼,只是孔子使用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千千万,而孔子选择的是礼而已,这就像我们想吃鸡,不仅我们可以用烤的,我们还可以煎炒烹炸甚至生吃等等。所以,礼,是孔子培养人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借用的工具,而不是核心。

  二、那孔子培养人的核心,他的理念又是什么呢?是“仁”。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道理。“仁”不仅是用来治国,也是君子对自身的理念和对自身的要求。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明悟真理,而这的基础就是要做好修身养性,固本培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支持。而孔子的这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源就是“仁”,孔子不需要去明心见性,他的学生同样也不需要,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的本性还是很纯良的,当时人们的欲望很少,本性表露在外,人人都能够看到自己的本性,不像后世人的内心被杂念所遮蔽,所以才产生了佛家明心见性,需要借助参禅来照见本心。所以,孔子是直接拿着本性来用的,在这里本性相当于一种资源,人内在的一种资源。那孔子拿本性来做什么呢?我们知道本性是没有属性的、是无的、是开放性的,所以,孔子要对其进行染色,对其进行规划、梳理和改造,孔子首先将人培养、生产出来的本性统一转化为“仁”,而后再经由外部环境的作用形成人其他的理念和思想活动,这中间孔子借用周礼来加工完成这一步骤。

  周礼是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和生产工具,而“本性”和“仁”则是生产资料,加工的对象。这一切,我们如果从个人来研究,可能很困难,毕竟人的心理是内隐的,不容易被察觉的,但是儒家却有它特殊的表现形式,那就是治理国家,儒家将治理国家和做人的道理统一了起来,所以我们可以间接的从治理国家来看儒家这一过程。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我们把整个国家比作一个人,那国家的所有人就是这个人的“意志”“本性”,而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就是“意识”“自我”,一个官员在治理地方的时候,需要做什么呢?他要对百姓进行划分,登记造册,之后他要去梳理他治下的百姓,这时候的百姓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人们的行为和想法也各不相同,这时候的百姓就相当于“本性”,官员要去教化他们,管理他们,农民要去种地、商人去经商,谁表现好了并且符合他的标准了给予表扬,谁表现不好了给予其惩罚,引导人们应该去做什么和不应该去做什么,剪除不法分子、不良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自身做到公正严明,在合适的时节,出台合适的政策,(这个我们在孟子中再谈)从而使百姓休养生息,国富民强。那人呢?人的本性就像这些百姓一样,开始是混沌一片,转化的过程和外在表现是杂乱的,而自我就是要去梳理、规范、引导我们的本性,去掉和改变不好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表现,加强和引导好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表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有不同的倾向即先天的倾向,我们要将它引导到我们的行为规范中去。最终,官员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百姓也承认了官员的管理,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发展,官员和百姓达到了统一,而人也是一样,孔子将本性的输出端口指定到了“仁”,见贤思齐,人的行为表现都要由仁出发,不符合“仁”的都会被剔除,而在成长的路上借用的工具就是礼,人尊礼守礼,规范自身内化本性。

  孔子“韦编三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方面,是人对自己的不断地在做心理暗示,我要遵从;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去揣摩其中的意境,毕竟作者所要表达的不一定就是你所领会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孔子的读书,不是只是让我们去背,去念,而是要去领悟,书是死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我们为什么不把书储藏起来,用的时候去翻看呢?我们非要把自己变成一本活字典吗?赵普“半部论语”闯天下,难道他不知道全部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吗?要知道,人是活的,我们有思想、有认识、有七情六欲,我们是活生生的,不是机器,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是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境,而这个过程中人是主动的,并且是加入自身生活经历、经验的,形成的是自己的知识,这才是孔子读书所要人们做到的。

  儒家讲求修身养性,即人的本性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增强和增加的。而本性又是本源的,初始的,根本性的,基础的,相当于人的动力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把人的本性比作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我们知道造血干细胞是最接近胚胎细胞的一种细胞,是人体细胞的预备役,承担着造血和其他细胞更换的重任,白血病就是造血干细胞出了问题引起的。但是,有一天有人突然告诉你他有增强和增加你的造血干细胞的方法,甚至是能还原胚胎细胞的一些功能,能够替换掉身体中那些不能被替换的细胞,做到断肢重生和青春永驻长生不老的方法,你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我们的科技正在发展克隆技术,但是那是外在的,而他的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方法激发自身产生的。我们会认为他疯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引入到人的精神神病、神经症和心理问题上呢?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癔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心境障碍、抑郁症、身心疾病和网瘾,这些心理疾病我们把它们看成是类似白血病之类的疾病的话,也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意志发生了病变,这种病变可能是类似癌细胞一样的病变、也可能是类似造血干细胞凋亡和受阻、也可能是分配不均、也可能是恶性增值、也可能是受外界影响的分化和崩坏、也有可能是透支等等。我们再次放大,如果将人格比作国家,本性、意志就是这个国家的臣民,自我、意识就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那么这个国家出现混乱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拿明崇祯皇帝举例,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一个有能力的,但是却最终以身殉国,为什么?一是,天灾,二是,人祸,三是,外敌。天灾和外敌我们可以看作是外界刺激等因素,而人祸则是政府的不当措施和野心家的上位,民心思变,政府已经失去统治权或者无力统筹全国了,俗话说的好,人心变了,队伍不好带了就是这个道理。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国那些分裂中的时代可以看成是人格的分裂,国家的崩溃可以看成是精神的崩溃,而网瘾则是国家管理不善,社会风气不正或者是流行怪力乱神、崇佛信道、或者是晚清时期的鸦片盛行,君主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臣子的支持,或者是亲小人而远君子等等。如果再讲我们的行为比作国家的军队呢?三国时候有三个国家的军队,人格分裂每个人格有各自的行为。这些都是自我已经无力统御自身的表现,那么儒家对待这纷纷乱乱的事情有没有解决的方案呢?当然有,中国几千年的经验治理摆在那里,只需要我们去发现。

  所以,佛家是借用众生的力量来完善自己,而儒家则是把国家看作自身,不仅是用治理的经验完善自身寻找素材还要加强自身,富国强兵。

  解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当初,我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材中给出的解释就很奇怪,曾皙的回答更接近与道家的思想,和孔子儒家君子之学的思想并不相同,可是,孔子却说:“吾与点也”。随着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和对孔子背景的解析,我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猜测。现在,有两种观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大家一起出来玩,嗨一下。但这又代表什么呢?我们再来看孔子的问题是什么?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问说:你们平日里总是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了解你们的才能,你们会怎么做呢?其他三位的回答都是借助这个人的势力来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孔子的主张,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讲究君子之学,有人了解了你,你就粑粑的依附上去替人家去卖命去吗?要知道孔子说过:君子群而不党,后世的朝廷当中结党营私、党派林立纷争内斗不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本身是有才华,而他也欣赏你的才华,难道这就是你借助他上位的理由吗?你这属不属于走后门,你借助了他的力量,政治站队的时候你就被贴上了他的标签,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孔子注重礼对国家的作用,大家都有遵守这个规定,不能违犯,你有才华可以通过正规的途径来获得,干嘛去走关系呢。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既然这个人了解你,那么他就是你的知己好友,好朋友应该做什么那么你们就应该做什么。还有一点,他了解你,那你了解他吗?就算你打算投靠他,是不是对他的品行也要做一下考察呢?那又怎么考察呢?当然是在日常的交流中,观察他的行为,了解他的为人处世,分析他的品行了,如果这个人的品行不好,你盲目的投靠了他,到时候别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帮人家数钱呢。再有,人家推荐了你,你也得到了重用,你就把人家一脚踢开吗?现在,还只是假设,你们在回答的时候就忽略了人家的存在,那要成了事实,你得把人家踢多远呢?这功利心也太重了吧!你这样急功近利,你爸妈知道吗?所以,其实大家都被子路的轻率回答误导了,当然也是公西华他们想法不单纯,所以最后孔子讽刺了他们,你们要是只是做这样的小官谁又能做这样的大官呢?总结起来就是,孔子认为,朋友是朋友,公是公私是私,君子要做的公私分明。而且孔子最开始问的也不一定就是子路他们回答的那个问题,要知道子路开车是从来不看道的跑偏了的,后来子路的结果也可以证明这货就是个坑。

  还有一种解释就比较腹黑、充满控制论和阴谋论了,当然说好听点的话就是智慧和会使用技巧。孙子在兵法中说道:制人而不制于人。就是说要把握好主动权,那个人了解我的才能,我也想得到他的重用,但是如果我就这样贴上去求人家办事儿,效果肯定不很好,虽然也能求得官职,但是却不可能得到重用,因为这中间我是被动的,他占据主动权,正所谓奇货可居,我得让他主动提出请我做官,这样我占据主动的,他是被动的,到时候就是他求我做官,而不是我求他了,这样他也会倍加珍惜我得存在,我也会受到重用。但是如果我们长久不联系,他忘了我怎么办?有办法,我三天两头的约他出来,大家谈天说地,让他了解我得才学,时刻提醒他有我这么个大贤在这待业呢!你缺少人才是吧?来求我啊!贱贱的有木有。正如现在的市场营销中的饥饿营销一样,还有就是《西游记》中明明是佛法东传但是却活生生的变成了西天取经,还有唐朝时候那些为了得到朝廷的重视假借归隐在终南山隐居的士大夫们,他们创造的成语“终南捷径”到现在人们还在用呢!

  这两种解释,不管哪一种,其实都代表着儒家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所以,孔子说:君子慎独!

  第三节解析孟子

  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是战国时代了,没有了周这个朝代,天下也是最混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人们社会意识形态最混乱的时候,孔子的礼制已经不能够起到约束的作用了,但是儒家要发展,那只能去适应这个社会,于是儒家的人们开始思考这个社会、研究这个社会,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使社会安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也在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下一代来让人们能够去领悟“道”呢,显然孔子的礼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没有周朝这个牌子立在那里,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作用。孟子选择了王道、选择了“仁”“义”,那什么是王道呢?

  王道是相对于霸道来说的,因为战国之前大家刚刚经历了五霸的统治,所以各国统治者都对霸道非常了解,也明白了它的缺点,所以各国开明的统治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统治国家扩张领土,于是孟子的王道应运而生,孟子重视民生提出民贵君轻,指出古代时候的三皇五帝都是人们推举出来的,代表着人们的利益,是为人们服务的,王是头领,带领大家的王,所以王要去关心他的百姓,为他的百姓着想,去获得百姓们对他的认可,而不是去强制百姓们去做这做那的,王要顺应四时的变化,按照自然的规律治理国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也是后世各个朝代都沿用的一种理论,与西方的君权神授不同的。

  王是要施仁政,要听取大家的意见,要尊重他人,这样你的百姓臣民才会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帮助你,所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前面是讲的孟子的治国理念,我们再来看一看做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怎样会有大的成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要有足够的经历、经验,孟子在这里借用了“天”,天将大任落在了某人的头上,举得例子也是战国之前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是在百家兴盛、儒家之前的人,他们可以说就是天生的、自然形成的天才们、贤者们。孔子发现了之前教育的缺陷,所以他希望寻找到一种手段、方法借助这些外力来教育人,他借用了礼来教育人,创建了儒家,但是孔子没有去仔细追加这些贤者是怎么成材的,而孟子做出了尝试,开始寻找具体的原因。这就像跳高一样,孔子知道借助撑杆之类的工具跳过去,但是不知道撑杆能帮人跳高的原理,也不知道什么影响着撑杆跳的高度和方向,而孟子则开始研究这些问题了,他先是研究先贤们的过往经历和处事方式,最终得出了结论。后来更是提出了做人的行为准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只是这还只是宽泛的只是指出了方向,提出了人应该具有怎么样的品格,这仍然还是一个结果一个目的,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呢?这也给后来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我们同样可以拿来比作做人,做人要懂天时、明地理和知进退。

  所以,孟子是对孔子的进一步补充和改进,并且努力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吾善养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对个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本性、意志所要转化的成的东西,即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应有的东西,对于国家来讲就是百姓们的生活和发展壮大。这里孟子提出他是“善养”,所以,孟子是“会养”知道怎么“养”,但是对具体应该怎么来“养”却没有研究清楚,而这就是荀子和之后的人们做的了。

  后世,人们常称儒生养的都是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据说这种浩然之气令群鬼避易、妖邪莫侵,用现在人的解释就是,人的注意力集中,不受外物所扰能专心致志的做事,而且意志坚定,不易动摇。如果我们现在学校能培养有这样基础素质的人来,那么我们还用担心他会有心理问题吗?这样的人不是心理健康的人吗?

  我们现在常听有些人这样说,“中国人就是没素质”,怎么怎么的!难道他们忘了他们也是中国人了吗?就知道说这说那的!难道不想一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吗?还“中国人就是素质低”就以这种人的这种态度,他们的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一个忘了自己国家的人,谁还敢要他们,去日本当汉奸吗?对不起,现在日本人还自顾不暇呢!现在我来为大家解析一下其中的一些缘由。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我们不说远的就说清朝,哪怕到了清晚期,中国仍然是西方人眼中的天朝上国,中国出去的留学生,那个不是在被提取的时候外国人竖起大拇哥,当时的中国人称西方为“夷”并被其接受,甚至是被卖到美洲修铁路的华人也是最受欢迎的,中国还是顶着文明古国的帽子呢!再到民国,想想鲁迅、想想胡适、想想徐志摩,他们可是留学日、美、英的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经有过多少次的辉煌、威震四方,古代的时候中国人去他国,每次不是被最高的礼仪接待,多少的人想到中国来,成为天朝人!想想《马可波罗行记》、想想张骞、想想马援,有时候中国就派出一个人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欧洲人就是为了和中国联系上,才开启的大航海!再者,中国的统治者以儒家的思想统治中国人的思想,儒家非常注重礼仪,现在的人们经常批评朱熹说朱熹是封建礼教的来源,但是朱熹就是给人们制定了具体的一些礼仪和行为规范啊!现在人们又说中国人不懂礼仪,没素质了!那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说是没素质的呢?据我所知至少是改革开放之后了,而且还要等到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了,在非典之前,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是开始的时间。我们不谈政治上的一些问题,那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时期呢?苏联解体了,东欧剧变了,文化大革命也结束了,中国经济开始发展了,我们开始向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学习各种的东西,开始接触到了除苏联以外的思想、知识和文化,这个时候也是本国文化最脆弱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是对知识分子的嘛,于是外来文化开始冲击本土文化,而我们的本土文化呢?在之前和苏联文化相交的时候就已经被伤到了根本,现在又要去面对更多的挑战了,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表现出混乱的迹象,再后来那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开始引领中国的潮流,但是这批人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不做讨论,但是他们却暴发户特性十足,这样的一群人主持中国的文化潮流,不跑偏都是怪事咧!当这些人把腿上的泥点子洗的差不多的时候,后来的人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于是新的一轮又开始了,直到最后,意识形态彻底乱作一团。而这就像春秋战国的那个时期,当周朝失去了它的统治能力,各个诸侯们开始争相抢夺地盘,相互攻伐,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随着战争不断发生变化,旧的统治体系、旧的思想体系在瓦解,谁都想着争取更大的利益,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终于最后有人翻脸了,把桌子砸了,废了周天子,于是更混乱的时候来临了,谁也不服输,战国七雄各领风骚,只是那时候的中国只有一个外敌-匈奴,多对一,而现在是多对二,这另一个就是之前的全面学苏。这是一场更加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被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压的太惨了,猛然被从中解放出来,就像一个小孩子小时候,家长管的非常非常严格甚至严厉,当有一天家长突然不管他了之后,他也会有很多出格的表现,他也会迷茫。所以,如果把国人的表现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他现在就是很迷茫的状态,失去了方向,意识混乱。

  第四节关于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学说融合了当时的各个学派的思想希望借此寻找到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道理即“道”。荀子虽然是儒家但是他的徒弟却是法家即韩非子和李斯,而李斯主持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当然这中间的故事咱们稍后再说。

  孟子提出了:“吾善养浩然之气”,虽然孟子查阅了历史寻找了很多的资料,但是对怎么来“养”即教育、培育却并不是很了解,无法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来。但是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所以荀子在教育方面有充分的经验,于是也就有了《劝学》中对教育规律的阐述,那荀子对教育又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我们常说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一句其实就代表了儒家的一种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向,即儒家的君子们是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孔子创立了儒家给儒家树立了一个目标,一个标准,孟子则在继续填充这个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方法和规律,而荀子显然找到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规律,在下面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先是通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样的比喻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们学习、接触的东西很多,但是每时每刻都在去理解去领悟他们每天接触的、学到的知识,明确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思维通达,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不会有什么过失或者障碍。这句话更像是明志的话语,是对自身意志的磨砺和历练。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这句话更像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诠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和现在中国国内流传的美式教育何其相似。当然这句话也有《学记》的影子,可以说荀子的《劝学》是对《学记》的一种阐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我们的学习需要借助于外物,而这个外物是什么呢?下面荀子再次举例一些例子但是却仍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来,只是做出了一些类比,即荀子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是知道了我们可以借助外在的一些事物、行为、规矩等等一切可以影响我们身心的事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句话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厚积薄发”,注重学习的一个积累的过程,由量变引起质变。

  《劝学》中荀子虽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教育操作方法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些教育畅想,为儒家今后的发展规划了一个蓝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这是荀子在那个时代为儒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儒家的各个学子们也在之后不断的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直到朱子的时代发展到了顶点和极致,也是从那个时候儒家的思想开始儒家彻底开始走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之后的大儒们也只能对前辈们的一些思想进行阐述而不是发展了。明清时代的八股取仕,现在很多人都对“八股文”排斥,认为是贬义的,再加上后期的《范进中举》《孔乙己》这样的文章的渲染,让人们认为儒学是腐朽的、是和封建社会一体的。然而,我却觉得是朱子的光芒太过耀眼了,遮蔽了世人的眼睛,给世人的印象是不可超越的高峰,从而让大家忘记了儒家真正的追求。只要大家静下心来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朱子只是在一条道路上发展到了顶峰,我们还可以开拓更多其他的道路,但是,当时的人们不会去选因为他们有现成的路走,没有必要选择别的路,太累还可能没有结果;社会也不会给那些寻找新道路的人的机会,他们会被当做异类,三人成虎,这样的人最终只会没落,历史上也不会有他们的足迹,有也相当于没有;所以渐渐地人们就忘却了最终的目标,只知道要向前赶路却不知道要到哪里,也造成了《范进中举》《孔乙己》这样的悲剧;后世人们的心思没有前人们的那么单纯了,充满了尘埃,无法照见本性,早已忘记了看书、读书、学习应该怎样来看、读、学,只是为了看而看,为读而读,为学而学。而等到了王阳明的时候,三教合流已经分不清那些是道家那些是佛家那些是儒家了,王阳明也借助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的融合发展出来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是我们知道没有超越,仍然在朱子的阴影之下,他的思想更像是三种思想的糅合,杂而不纯。

  人们把孟子的学说说成性善论,把荀子的学说说成是性恶论,并作比较。其实,荀子的学说本身就是对孟子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性善于不善,用佛家的说法就是“我执”,《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人们总是说善与恶,那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谁能回答出来呢?我想从古至今没有人能给一个明确的标准。原因是善与恶本来就是人自身的一个判断标准,是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划定概念的词语,既如佛家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样,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概念。

  前面我们说了教育,现在我们说一说心理。其实,教育和心理有很多东西都是相同,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是理论,所以不谈了教育心理学。从上面的内容看,如果我们拿认知心理学来和其做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中间有很多相同之处,而行为主义更像是法家的思想了。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很注重经验的学派,在信息加工中有独到的见解,而皮亚杰的图式更是经验的建构,只是大家对经验具体如何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外界的信息、知识、客体怎么变成个体主观的记忆、经验、知识和心理结构,这些东西的观点不同而已。而荀子同样重视经验,即“君子善假于物也”中的“物”,积土成山,积累的不就是经验吗?“省乎”省的不就是经验吗?(这里的经验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经验而是哲学中、心理学中说所的经验)

  荀子善于借助外物即“假于物”,而皮亚杰的图式本身就是经验组成的一个单位,皮亚杰提出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动作,而信息加工理论则是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有记忆等经验参与加工过程,荀子提出“性伪合”即注重后天的经验对人的影响,但是又不否认人的先天存在,所以荀子如果出生在二战之前那他的理论肯定被归于格式塔学派,而格式塔恰恰是认知的前身。

  第五节汉唐时期的发展

  汉唐时期是儒家发展的阶段,也是最具活力、最具变化的时代。汉唐两个朝代也代表着中国最强大的时代。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正式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儒家有官方的支持,得以在士族中开始传播开来。

  汉朝的时候官员入仕用的是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时候对人才的考核还是放在做人做事上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考核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非常的灵活多变,考核人通过对被考核人进行观察、访问和评估得出结论,这中间含有很多的主观因素,而且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考核标准也不统一,一般都是由当时的大儒和行政长官来担当考核者。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在具体应该怎么培养人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比荀子稍微进步了一些。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儒家迎来了一次大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两个人:许邵和曹操。

  许邵是当时的大儒,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就是处于其手。许邵在相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人物志》对怎么观察、评测一个人做出了详细和系统的阐述,其中提出的“九征”对现代人才测评具有深远的意义。

  曹操,同样是一个善于观察人、相人的专家,在那个三国乱世中,曹操能够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曹操的看人级准,不拘一格的选才。曹魏时期诞生了九品中正制,对选拔人才有了一个基础的依据和统一标准,同时也对要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有了一个基础的依据和统一标准,人们对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目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但仍然还很模糊,这个时期衍生出了陶渊明、王羲之、阮籍等不同价值观的代表人物,这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是相对混乱的,变革带来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会产生冲突,再加上这期间战乱不断朝代更迭,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研究学问,能静下心来的又都隐居不出。

  等到了隋朝的时候,这一过渡终于完成,蜕变出的科举制诞生。这也代表着中国在考核制度上终于有了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这也标志着儒家终于确立了其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当然这只是初期,还有待完善。

  盛唐时代的来临也标准着儒家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这个时期的人们还是在积极的去探索、去开创,所以唐朝是万邦来朝,是世界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由于科举制才刚刚诞生,所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同时也代表着在某些方面的灵活与多变。这个时期的唐朝就像是一个已经形成完整流水线的工厂,可以流畅的生产出产品来了,即知道了怎么培养人,应该怎么培养人,培养人的目的,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儒家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这时候的唐朝人是骄傲的,自信的,他们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在人们的思想陷入低谷的时候,韩愈的《师说》给了人们一剂强心剂,再次从本源上纠正了当时的偏离: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六节朱熹和后续

  唐的时候儒家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唐朝人是开放的,儒家思想也是开放的,但是儒家却还没有发展到顶峰,仍然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或者说是可以填补,即仍然有人不知道或者不会怎么学,学什么,目的是什么。于是,朱熹的理学诞生了,这也标志着儒家的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所以朱熹进入了太庙。

  《童蒙须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从日常的穿衣打扮、言行仪态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也正印证了《大学》中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创造出了具体的怎么样培养一个人方法,而且具体到了衣食住行,将他的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极致。这也是后世人们讨厌程朱理学的原因,就像一个工厂对员工的言行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禁止大声说话、禁止大步走路、禁止奔跑,进厂要洗手、要这个要那个等等,对产品要求误差不得超过一个细微的数据,人们成为了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

  这是朱熹的理学,他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的。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没有对错的,有对错的永远是人,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人们一直都在不断前行赶路,有时候却忘了我们前进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人们掌握了这套成熟的理论,但是却忘了或者忽略了朱熹创造出这套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于是,有些人可是了投机,开始了他们的速成之旅,同时看到这些人成功的人们也纷纷效仿,三人成虎,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速成《九阴真经》,揠苗助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们博闻强记、死记硬背经典就能获得成功,引用前人话语来驳倒他人就算成功,玩弄语言文字游戏混淆视听就能成功,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作者的初衷。

  什么是儒?什么是大儒?其实在我看来和佛家的佛类似都是大彻大悟懂得天地至理的人。

  佛家讲究超然于世,所以佛家要明心见性,世人多本性被蒙昧,所以人需要明心见性。而儒家讲究入世,修身即可养性,重在“养”字,儒家要将本性养成或者培养成什么。这就像铸剑一样,儒家是要把你铸就成什么,而铸就的方法就是学习方法和方式。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等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朱熹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人们只能在细节上做文章,于是就有了“八股取仕”。人们不是没想过另起炉灶,但是这样做费力不讨好,危险,有现成的能用为什么不用,人都是有惰性的嘛。当然,这中间肯定也有做出尝试的,当人们发现他们已经无法走出朱熹体系的怪圈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借助外力来打破僵局。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三教合流在明清时期已经是大趋势了,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所以王阳明想要借助儒释道三家的理论做出突破,虽然他的言论“阳明心学”,得到了后世的认可,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仍然没有打破朱熹体系的笼罩,但他却是在尝试方面做的最成功的一个人,包括后世的人们。

  阳明心学,以佛家思想为基、儒家思想为形、道家思想为意,精气神合一,最终形成知行合一的理论核心。

  这更像是一种拼凑,就像是现在的人们搞的那些“套装”“组合”之类的一样,将橡皮和铅笔连到一块儿,就是创新吗?打折促销、买一送一就是创新吗?不,这只是在钻人们思想的空子而已。

  第七节总述

  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开篇就提了出来,以修身养性为本,下学正心、诚意和格物致知,上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明明德于天下。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可以理解为教化、教育或者是明澈天地至理。

  而中间所要借助的外力依照现实情况而定,朱熹选择了适合封建社会的程朱理学,那我们这个时代呢?

第3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一、 强调“入世”,重视现实。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一般说有两个方面:“超然”和“参与”。借中国古人之语大致可区分为“出世”与“入世”。谈到“出世”,人们随即会想到道家与隐士,他们远遁乡野山林,不问世事,与世无争。而儒家提倡“入世”,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张“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认”,以“平治天下”为“舍我其谁”之重责。儒家讲究“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象道家思想消极避世。这种积极参与的思想在当今也应予以提倡。试想:如果大家都不问世事,贪图享乐,只顾自己,胸无大志,得过且过,那么,中国还会有希望吗?儒学不以彼岸世界为归宿,而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因此我们应满腔热忱地积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追求理想,奋发向上。

  中华民族是个富有理想的民族,中国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理想主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特点。统观中国历史,“大同世界”、“天下太平”,便是我们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早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就已描绘了理想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理想便是对社会和谐太平的追求,它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历史上多有皇帝以“太平”为年号;农民起义亦常以追求太平为号召。洪秀全的农民政权还颁布了一个大同社会的实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著《大同书》;孙中山先生本着“天下为公”的精神,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这种理想主义传统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合理社会的孜孜不懈的追求。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和变法改良都是追求理想的行动。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当然,历史上的理想主义具有空想性质,但无论如何,这种大同理想一直激励着整个民族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新时期我党制定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第二步已经实现,现在已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一个经过科学预测的现实的目标。我们应该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一个人胸有大志,自信正确,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始终不渝,藐视困难。受挫益坚,这种令人赞美的性格,正是一种阳刚之美。历史上多少不畏艰险、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人,多少为探求真理而英勇献身的人,多少为了民族利益而英勇捐躯的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一种坚守信念,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阳刚之美。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就具有这种阳刚之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在花甲之年毅然携徒到各国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出访求仕。他不但风尘仆仆,长途奔波,餐风饮露,旷野为家。有时还受人讥讽,被人围困,险遭戕害。尤其陈蔡被围,又绝粮,很多人都病了,孔子仍“弦歌不衰”。孔子的这些表现,正如他自己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他首先是费尽心力,在国内积极争得权利,推行自己的主张。当自己受到排挤,在鲁国抱负不得施展时,又辞官外出,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待这一做法碰壁后,又著书立说,培养弟子,让自己的后继者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真正是为达目的,百折不挠。这正是儒学所强调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当今社会,频率快,人的压力大。许多人心理脆弱,禁不起压力与挫折。我们应该向孔子 学习,拥有象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为实现理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四、提倡修养,培植盛德。

  儒家强调奋发有为,主张积极入世,更主张一个人要时时准备好入世的条件。这就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指道德境界最高尚的人。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家所赞美的“仁人”、“圣人”,就是指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又称为“君子”。一个人要达到“君子”的水平,就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主动培植自己的道德水平,检查自己的不足,向道德高的贤者学习。君子要心胸坦荡,要正直不佞,反对“巧言令色”,知错就改,反对文过饰非。为人应自知、自省,对己严,对人宽。君子不可须臾离开仁德,哪怕是仓促匆忙之际、颠沛流连之时。儒家提倡自我修养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君子,从政治国,实现理想,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加强道德修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五、坚持正义,热爱祖国。

  儒家文化强调“义以为上”、“杀身成仁”,这种为坚持正义,敢于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时时激励着人们。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当立志以仁,处事以礼,践行以义,百折不挠。身家性命固然可贵,为了正义尽可抛。这就是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真谛,也是孟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的演绎结果。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伟大无比,刚强无尚,是由正义的经常积蓄而产生的。历史上的正直之士,正都是凭着一股“浩然之气”来伸张正义、抨击邪恶,充分表现出他们的道德力量。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同时是爱国主义的典范。他们为社会进步、为维护民族独立作出了贡献。

  坚持正义、刚直不恶的传统美德在今天还值得大力提倡。当今社会,还存在种种邪恶势力。面对这种势力,我们决不能麻木不仁,不管不问,更不能同流合污。我们应该发扬刚直不阿的精神,拿出勇气,坚定立场,不屈服、不妥协,以浩然正气来压灭一切邪恶东西,纯洁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六、敬老爱幼,尊师重教。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伦理十分强调敬老爱幼。自孔子始,孝德便被当作是“仁之本”。认为“百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论语》中就已表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宣扬儒家伦理思想的《二十四孝》中有这样一些典型的事例。如:年已七十的老莱子为使其父母欢欣,身着五彩衣,做小儿游戏舞蹈,还装作幼儿行路不稳而跌到在地,以博取双亲一笑。这个事例意在说明,在父母面前永远要做孝子。扇枕温衾则是幼而尽孝的例子,九岁的黄香就能在夏日暑热时为父亲扇凉床枕,在冬天寒冷之日用身体为父亲暖被,实非一般幼童所能为。

  儒家敬老慈幼的道德规范,深深扎根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美德。我们不能丢失这一美德。

  儒家学说的中心主张是“礼”和“仁”。当然,他们所讲的尊卑秩序、三纲五常,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讲的“仁”也是讲统治者实行仁政,有利统治。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这与正统儒学提倡“礼”和“仁”有极大关系,尊师重教就是这种礼仪制度的一个方面。儒家所称“天地君亲师”。把师的地位提得很高,并宣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孔子就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提倡尊师重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虽反对上下尊卑,三纲五常,但人人相亲相爱、文明礼貌、尊师重教、永远是值得传颂和弘扬的传统美德。

  七、节俭不奢,清心寡欲。

  节俭之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一直表现出的美德。儒家大力提倡节俭。依传统观念来看,生活节俭既能使人克服经济困难,还能使人成就事业,更能使人志于道德追求,助于人格完善。诸葛亮有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问家司马光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明末清初的名儒朱柏庐说:“一粥一饮,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这些说法都体现出“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观念。提倡节俭,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古语云:“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一个人、一个社会,如果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有所积累,如果“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便是不顾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必有悲惨的结局。我们应当发扬节俭之德。当然,诸如“会赚不如会省”之类的观念应当摒弃,既当讲“节流”,也当强调“掘源”。

  儒家思想所反映的传统美德遗产中,还有许多优秀方面,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含有大量封建性的糟粕,还存在严重的缺点:它没有肯定“思想自由”的必要,没有强调对于自然界的研究,重义轻利。因此,儒学内部缺少走向近代文明的充足契机。因此,我们应矫正儒学的偏失,发扬其优秀的方面,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选自儒家经典的专门章节和精采文章选段,语言优美,字句凝练,立意深刻,对中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行为价值的判断、伦理道德的形成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儒家思想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以天下为己任”(《南史・孔休源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下》)的英雄气概等,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教材。这些教材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努力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就是将别人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有了这一前提,才能超越利己的天性,关爱、同情、尊重他人。这种良好的品格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关心他人,为社会履行责任。

  三、培养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

  孔子说“学而不厌”,强调学无止境。他告诫学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数十年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并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了解古人做学问的精神,使学生能有所感悟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刻苦学习,努力追求。

  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学思并重的原则,强调在学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作用,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意思就是说,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只注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疑惑而更加危险。这一学思并重的原则使学生认识到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敢于创新,敢于质疑。

  五、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读了诗文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四方各国,也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隐含的意思就是,教给你诗文三百篇,目的就是要让你有能力去完成政治任务,有能力去出使应对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学习要学以致用,教育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现代教学中,课堂外的航模、电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兴趣小组活动,暑期的社会实践考察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儒家思想的精华是我们中学教育的宝贵指导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

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一、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思想主要是“仁”,代表人物是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时局动荡,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空前的阻碍。面对这样的局势,孔子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开端,并开始周游列国去传播这种思想。儒家思想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孔子的努力下才逐渐从社会中显露出来。孔子兴办私人教学,收录弟子,讲授儒学,打破了旧阶级统治垄断教育的局面。儒家思想中除了孔子以外,还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孟子,他曾师承孔子门下,在历史上与孔子并称“孔孟”,主张性“性善论”,认为人生来是本性善良的。他的“仁政”说与儒家思想中的德政不谋而合,认为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秉承“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仁政思想受到君主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儒家思想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它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联系,最突出的就是“仁”“礼”“孝”三方面。指导我们修身养性,提高人生境界。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历经上千年的发展,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总结提出。孟子在汲取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性善论”,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文化。后在西汉时期,董仲舒面对历史时局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想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宋明时期又出现了王阳明、朱熹这样的文学大家,他们“存天理、灭人欲”、“知行合一”的文学主张让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文学大家和统治者对儒家思想呈批判的态度。最著名的要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销毁了大量的儒家典籍,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其一度跌进低谷。儒家思想发展了几千年,时至今日它依旧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长河的波浪不仅没有冲掉它的光芒,反而让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愈来愈深厚。

  三、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1.儒家思想对我国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作出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是历史上首次提出“启发式教育”的人,他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塾,兴行教学。除此之外,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在现代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2.儒家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的“仁政”以及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现代领导人的执政观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民乃国之根本,只有注重人民的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3.儒家思想泯灭人的个性与创造力

  儒家思想提倡“仁礼”,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教导我们做一个尊礼守法的人。这样就导致现在很多人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力。他们只顾一味地埋头苦干,遇到机会也不会展示自己。只懂得墨守陈规,做事畏首畏尾,不想甚至不能去发展创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具有发展创造能力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4.儒家思想导致法制精神的缺失

  儒家文化是道德层面的文化,它主张做人要有道德心和同情心。这样会导致人们在判断事情时总以个人感情和道德心为主导,忽视了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并不是社会上所有的群体都具有道德心,有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违背道德要求。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法规的制约还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性,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帮助,但也避免不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儒家思想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弘扬它好的一面同时摒弃消极的一面,才能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思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儒家文化发展至今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对个人、集体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孕育与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要受其影响。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正走向相互融合的状态,而儒家文化也正走向世界。我们不仅要在个人思想与精神上对儒家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在社会建设和生活实践中也要积极地将儒家思想完美地融合进去。

第6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对东亚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12世纪初出使高丽的徐兢称赞朝鲜儒学之盛说:临川阁藏书至数万卷,国子监里"选择儒官甚备"。大街小巷上经馆和书社三三两两相望。少年们聚集在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经书。年岁稍长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观之类的地方讲习切磋。社会各阶层的子弟,都"从乡先生学"。

  李朝时期,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成均馆,是为国家最高学府。另外在首都汉城还设有中学、东学、西学和南学等四学。成均馆和四学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教育机关。地方各道和邑设有乡校。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劳动者,用以作为办学的经费。私学是各地的儒家学者创办的私塾或书堂。私学日益发展,成为李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科举分文、武两科。文科考试须经三榜,考试科目主要有儒家经典以及有关现行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汉诗。武科也进行三次考试,考试科目除兵学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总之,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间,起到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

  影响

  1.对人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所在的环境不同所受文化熏陶也不同。

  2.对世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中国:优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生命不仅仅是肉体,还要有精神,而且精神对肉体是起支配作用的。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经济是基础,但经济要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这需要它的文化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