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党政其他 > 毕业论文 > 文化论文 > 茶文化与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汇总三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茶文化论文1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县。境内居住着23个少数民族,多元民族文化同生共荣,也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她是中国古茶文化之乡,是中国勐库大叶茶原生地。经专家考证,勐库大雪山的1.27万亩古茶树群,是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广、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她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中国古茶文化之乡——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成立于1985年,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县城驻地勐勐镇距省城昆明755公里,距临沧市政府所在地104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共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另驻有国营双江农场和勐库华侨农场,总人口16.67万人(农业人口14.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拉祜族3.37万人、佤族1.31万人、布朗族1.24万人、傣族0.98万人),占总人口的43.9%,汉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彝族为六个世居民族。

  双江是云南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源生于双江的勐库大叶茶种,于上世纪60、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用双江勐库大叶种茶为原料生产的普洱茶,因原料优质,发酵条件独特,具有汤色红郁、陈香纯正等显著特征,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放心茶。

  双江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气候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境内森林、矿产、水能等自然资源充裕,森林覆盖率达52.3%,居全市之首。

  “十二五”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双江县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中央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为双江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加快产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二是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为双江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扩大开放,参与经济技术合作,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临沧市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新家园行动计划,为双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指明了方向。四是双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茶文化等资源,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五是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双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为全县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双江各族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全县跨越发展蓄积了巨大的能量。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双江县要把打牢基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促进跨越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再上新台阶。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达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7000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达42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以上。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以内。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型工业加速发展,工业投资、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大幅增长。农业基础更加牢固,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达30%,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0∶36∶34。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医疗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未来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双江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乡统筹、着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为主要任务,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线,“主攻三个重点,实施六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打造两张名片”。

  主攻三个重点:即主攻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城镇建设。

  实施六大战略:即实施现代农业稳县、新型工业强县、科技教育兴县、文化旅游活县、生态环境立县和平安和谐治县战略。

  培育五大产业:即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矿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

  打造两张名片:即打造多元民族文化和勐库大叶种茶。

  “十二五”期间,双江县竭力打造两张名片,多元民族文化即深入挖掘和全面整理双江多元民族和谐文化资源,集众智、借外力,筹划推出特色节庆活动,把最自然、最原始、最朴素、最本质、最优秀的民族文化提炼成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全力打造并做大做强多元民族文化品牌,提升双江知名度和吸引力。

  勐库大叶种茶通过申报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勐库世界古茶谷景区建设,加快古茶树群落的开发和利用,把勐库大叶种茶作为双江的第一资源、第一品牌和第一支柱,提升勐库大叶种茶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进茶叶产业跨越发展。

中国茶文化论文2

     摘 要:黑釉瓷盏在我国北方河南郏县、登封,山西平定、怀仁和陕西铜川耀州窑遗址中均有出土,宋代中后期瓷碗被通体施黑釉、内心一圈刮釉叠烧所代替。文章通过对馆藏黑釉瓷盏的研究,探析宋代斗茶文化的发展起伏。

  关键词:黑釉瓷盏;宋代;斗茶文化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黑釉瓷盏,口径16.5厘米,底径7.5厘米,通高3.8厘米,施黑釉,釉色近乎纯黑,斜弧壁,盏心及外壁下部施白色化妆土的五角纹饰,胎质紧密,工艺娴熟,大口小底,犹如翻转的斗笠,也被称为“斗笠碗”。从器物造型、胎质及釉色等方面来看,当属北宋之物。

  此件磁州窑黑釉瓷盏,其造型、胎质、釉色与同时期宋代普通的盌盏大体一致,胎质呈黑色,胎中虽有颗粒状晶体物质,显得较为粗硬,但却能与釉面紧密咬合。修胚爽利洒脱,底足旋切规整且浅,制作工艺娴熟。瓷盏内心底部有一层白色五角形瓷土,从制作工艺流程分析,是在瓷盏修胚成形后,由窑工借助软质物体,蘸白色瓷浆在瓷盏内部底心处娴熟的一抹而致。之后手置瓷盏圈足,在釉水中旋转蘸釉,釉汁规则地覆盖于瓷盏内壁及盏内底心的五角形白色瓷土边缘部分,外壁挂釉不到底,露出五角形部分胎体,内外形状对称。

  1 生产工艺的发展及其环境的影响

  磁州窑自宋代出现,具有窑口分布广、产品种类多、延续时间长的特点。以黑釉瓷、白釉瓷、酱釉瓷及三彩釉陶为主,器表纹饰多以软硬兼施的手法加以表现,器型种类多样,把化妆土运用到了瓷器的烧制当中。入宋以后,黑釉瓷大量烧制,用途也多样化,除了盛食、饮酒以外,到了宋代发展成以品茗为主。黑釉瓷盏在生产工艺上放弃了通体施化妆土、贴膜、揭膜工序,而是直接在瓷盏底心部抹一圈白色瓷浆,省略了部分程序,减少了原料,缩短了工期,是对北方制盏工艺的继承和简化,也更直接地提高了瓷盏的成品率。

  同样的黑釉瓷盏的烧制,盏心一圈刮釉叠烧要简易于盏心一圈抹白色瓷土再施以黑釉,为什么要舍其简易而求复杂呢?这与北方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大量的黑釉瓷盏多用于日常家居生活及茶楼酒肆,黑釉资源丰富,且易于刷洗,耐磨耐脏。然而,北方人尚白自古有之,《史记·殷本纪》载:“汤君临天下,更正朔,易服色,色尚白德治天下。”使用白底黑釉瓷盏,黑白相间,泾渭分明更能显示出北方人的品性。

  从出土的大量商代白陶制品到汉代彩绘陶中的白色陶衣,无不呈现出北方地区人们追求以白为美的审美情趣。这与当时长期生活在多雪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北方民族对白色的青睐和崇尚是分不开的。白色黑釉瓷盏巧妙地传承了北方先民的生活习俗,对北方制盏工艺不离不弃,继承改良的同时又兼顾了当时社会因斗茶而形成的以黑为贵的审美特点。白色盏底也可更好地观察饮用青、绿、黄、红等茶色茗品的汤色,充分反映出古人的聪明才智。真可谓盏色贵青黑,品类各有别。

  2 宋代斗茶文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演变时期。受地域环境、朝代更替、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懷的影响,从唐宋的昭华盛世开始,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茶文化随着各个朝代的起伏和兴衰不断发展、变化,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的陶瓷历史极速发展的时期,其中黑釉瓷盏极具代表性。

  黑釉瓷器的生产与青瓷同样历史悠久,最早的标本当属镇江东汉元光十三年墓中出土的黑釉小罐。入宋以后,黑釉瓷成为一种普通釉色瓷开始大量烧造。据史料记载,在宋代瓷窑址中,有1/3以上发现有黑釉瓷残片,尤以黑釉瓷盏的产量居多,这与我国各地都普遍具有烧黑釉的原料以及与宋人“斗茶”的风尚有着直接的关系。

  斗茶是古代茶文化的高峰。唐代以前,一般采用煮茶法,唐代中后期出现点茶法,至明代发展为泡茶法。茶文化“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满足,有益于茶叶的广泛种植。斗茶到了宋代,无论在所用之茶、所用之器具、程序及规模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斗茶的茶人,将茶制作成一种半发酵的饼膏茶。把茶叶碾得很细,如粉如末,经过发酵制成一种所谓的“龙团凤饼”,饮用时把精细的茶末放入瓷盏内,用不老不嫩的蟹眼汤冲点(蟹眼指水沸前的一种状态),同时用茶筅用力搅拌,以使茶与水完全融为一体,然后趁热饮用。好的茶汤水面浮起一层极为细密的白色泡沫浮于盏面,称为“乳聚面”,次者茶汤点过不久就与水分离泻散,称为“云脚散”。宋人斗茶以“乳聚面”持久不散者为佳,以过早出现“云脚散”者为负。

  为争鉴裁之别,茶人还必须掌握一套高超的点茶技巧,包括水质、水温、用器、用火,更重要的在于茶饼本身的研酵质量。点茶的技巧很重要,一般分五个步骤: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一切工作就绪,用沸水点沏,茶沫在滚腾中泛起叫“华”,盏中“茶花”久聚不散,凝白似雪者胜。虽为斗茶,动中有静,静以致远。宋人对美有了新的定义,从茶艺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技法,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宋代的茶色由唐代的“红汤”发展为“白汤”,茶汤在黑釉色的瓷盏里异常清澈。蔡襄的《茶录》中提到“茶色白,宜黑盏”;宋徽宗也以“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来推崇黑釉瓷盏盛“白汤”的斗茶文化。由于当时的皇家和文人学者均给予黑釉瓷盏极高的评价,上层社会带动了整个宋代这种象征性的茶具的使用和推广。宋人使用黑釉瓷盏不仅仅在于其功能性,还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茶具釉色与茶汤颜色相衬托,黑釉逐渐替代了宋代之前的青瓷,是宋人审美方向的改变,也说明宋人茶质较唐人由“红汤”向“白汤”转变,宋人的“白汤”相比唐人的“红汤”盛在青瓷中更唯美,用黑釉“斗笠”状瓷盏就显得更适宜。

  3 宋代斗茶文化的陨落

  宋代茶艺风靡一时,随着宫廷尚茶之风高涨,民间与茶相关的活动日益盛行,促使更多的以礼茶为主的茶会在普通百姓之间形成,主导着茶文化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兴起都有利有弊,鼎盛之后面临的衰落也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宋人一味追求茶汤尚白的饮茶方式,追求斗茶的技艺而忽略了茶本身的滋味,违背了传统饮茶的初衷和观念,萃取茶叶中最细嫩处来制作茶饼,以追求白汤的效果,使茶叶失去了最根本的原汁原味。

  ②统治者、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一味推崇茶艺,平民百姓争相效仿,致使茶具和茶叶等价格水涨船高,成了一种高消费的代表,是上层社会的代名词,慢慢演变成为士大夫等贵族的专属消费品。

  ③茶工具的高制作成本脱离了普通百姓群体,无法全面普及,从而造成制假现象频出,影响了整体茶艺的品质。

  ④进入元代以后,受整个社会背景影响,文人墨客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被文人看重的茶艺失去了主导地位,从主流趋势中渐渐褪去。黑釉瓷盏与元代审美有所偏颇,继而从名瓷行列中慢慢消亡,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经》中说道:“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各个时期的茶文化不尽相同,茶具、茶叶、茶艺等方面的差异,使茶文化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有了不同的定义。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路途中,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唐代以煎煮为饮,宋代以冲点为趣,到了明代,饮茶由沏泡方式所取代,明代之后,主导方式趋向于以沏泡散条叶形茶为主。宋代茶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历代的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待饮茶的态度从单纯的解渴发展至审美需求的艺术行为,每一道工序的演变都蕴含着前人的智慧。宋儒品茗文化博大精深,怡心静气,体味茶道与人生之道,以茶修身,以茶修心,作为社会风尚的一种,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情趣和文化内涵,细品,宋儒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态度皆蕴藏其中。

  参考文献

  [1]陆羽.茶经[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胡小军.宋代分茶、斗茶技艺与建窑黑釉瓷茶盏研究[J].茶叶科学,2010(6):489-492.

中国茶文化论文3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我国茶产业提质升级与茶乡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总结与科学分析茶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今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回顾梳理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概念与意义、融合机制、融合模式、发展问题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其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域、研究视角为着眼点展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总结分析未来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研究内容从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研究尺域由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茶旅融合;文献分析法;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3-0016-04

   近年来,茶、旅产业融合催生出的茶文化旅游成为国内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亮点。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步入繁荣阶段,在优化茶业结构、发展茶乡经济、提高茶农收入、美化茶村环境等方面的效益进一步凸显,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尖锐,机遇与挑战共存是我国茶文化旅游所面临的境遇。因此,总结分析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成果,全面了解发展现状,明晰发展问题,把握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能够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对于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的质化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概述

  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萌发,主要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而积累了当前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

  1.1 起步阶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20世纪末,国内的茶文化旅游研究刚刚萌芽,主要是以茶文化旅游开发构想为主导的宏观方向性引导研究,其内容多以我国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为研究着眼点,思考茶叶的多元消费和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从而提出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构想。进入21世纪初期,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文献逐渐增多,通过聚焦于福建安溪、云南、浙江杭州等知名茶区为代表的特定地域,对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开发意义、开发优势、开发建议与基本策略等作出理论探索[1-5]。同时,有关茶文化现象、茶文化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定位与发展趋势等主题的初步探究也并期展开[6-8]。

  1.2 发力阶段(2005—2014年)

  2005—2014年是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的发力阶段,该阶段茶文化旅游的区域性实践在全国蔚然成风,研究成果以稳定的速度逐年增加,理论研究的方向也进一步转向茶文化旅游的区域性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基于分析当地开发茶文化旅游意义、优势和基础条件的资源导向型研究[9-15],通过挖掘分析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性,提出开发模式、策略与措施的构想。另一类是以安溪、普洱、武夷山等早期实践地区为代表的问题导向型研究[16-21],基于对研究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

  1.3 繁荣阶段(2014年以后)

  2014年是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喷薄之年,茶文化旅游成为相关行业的热点现象和议题,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茶文化旅游发展自此步入繁荣阶段。在研究内容上,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成为主导方向,同时基于模型构建的数理方法开始被运用在影响茶文化旅游满意度、体验感的因素和茶文化旅游开发资源的分析研究上。另外,茶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22]、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23]等相关外延性研究也开始陆续展开。

  2 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茶文化旅游”或“茶旅游”是茶、旅产业融合现象下诞生的新名词,关于其内涵的相关阐述丰富多元,但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标准定义。早期研究以项目开发与旅游活动2种维度来思考茶文化旅游的含义,认为它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下,以茶为主题的新型综合开发项目,是以实现茶叶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旅行[24-25]。随着茶叶三大价值的挖掘,文南薰定义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26]。在产业融合的角度下,茶文化旅游被视为茶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产生的集茶生态环境、茶事活动、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旅游模式[27-30]。在对比视角下,茶文化旅游则被看作一类与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无本质差别而以茶叶为资源载体的文化旅游[31-32]。可见,茶文化旅游是当前一类新兴旅游形态的认知已成共识,虽然以不同角度对其内涵的理解各有差异,但茶或茶文化作为资源的价值性与可利用性始终是定义茶文化旅游概念的本质出发点。

  2.2 意义阐述

  文化、经济、美学、社会被总结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4个价值层面,区域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具有传播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茶业经济、活跃旅游市场、推动茶产业及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直接作用[33]。除却文化与经济上的表观意义,茶文化旅游在美学与社会层面产生的隐形效益不容忽視。王京传从提高素质和精神体验,培育人才方面论述了茶文化旅游对于创造美好生活,净化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25]。罗艳玲等分别聚焦河南省信阳市和江西省的茶文化旅游实践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影响,认为茶文化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茶农和乡村社区多赢的生态旅游方式[34-35]。我国茶资源(尤其是茶叶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大多处于生态强势而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域,在全面脱贫任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生态型茶产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力支点与强劲抓手[36-37],成为产业提档升级的创新思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因此,当前的茶旅融合发展增添了一层时代战略意义。   2.3 融合机制研究

  随着茶、旅产业从试探性互动走向深度交融,二者间的联动机制引发广泛关注。在茶旅融合机制的研究中,市场交叉性和市场机遇[38]、当地社区参与[39]和包括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人员流和以茶协会、茶学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流在内的现代经济空间网络中的各种“流”[40]都曾被认为是引发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较普遍的是“动力三要素论”,提出需求、效益和政策是茶旅融合的3个要素,消费者的需求是拉动力,企业和茶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推动力,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是支撑力[41-43],三要素间彼此支撑,相互作用,促成茶旅产业融合。

  技术、市场、人力、政策等都是茶、旅产业融合机制的外部因子,现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外因素的探索上,但茶旅融合应该是内外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内部机理是形成动力机制的最本质基础。茶叶的价值功能满足了人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需求,则是茶旅融合的内在機制。茶叶所具备的物质与文化的二重性,使其构建出由茶生产价值链、茶文创价值链、茶流通价值链、茶场所价值链、茶生活价值链、茶文化价值链组成的六大茶主题价值链体系,直接体现了茶叶所能产生的显性或隐性的全部价值功能,而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在一定程度上则是旅游主体进行旅游活动时所产生需求的本质反映。因此,六大茶主题价值链完全覆盖和渗透了旅游六大要素,是茶旅融合得以实践的内在基础和本质原因,可将其称为“六六契合”动力机制。

  2.4 融合模式研究

  茶旅融合模式是茶文化旅游研究中成果较丰富的内容,且研究角度多样并各具特色。以主导产业的性质为角度,茶文化旅游有“现代农业+茶特色农业+茶休闲农业”的农业主导型、“文化产业+特色茶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的文化主导型、“旅游产业+茶生态产品+休闲体验”的旅游主导型等3种茶旅融合模式[41]。基于茶旅融合深度与旅游产品形态的结合角度,茶文化旅游的“三层次六种类”融合模式被提出,包括基础层次、发展层次、专门层次。其中,基础层分为茶文化展示+旅游参观的专项型模式、茶文化+景区的互补渗透型;提升层包括茶文化+节庆旅游的主题附会型和茶文 化+ 体验旅游的文化体验型;专门层是茶文化+保健旅游的保健型与茶文化+求知旅游的求学型[42-43]。在产业融合主动性角度下,茶文化旅游又呈现主动融合、互动融合、被动融合3种模式。而以产业融合方法和融合内容为视角,茶旅融合模式有以下几类认知:纵向渗透融合与横向重组融合2种模式[44];功能模块嵌入式、上下链条延伸式、混合联动发展式等3种融合模式;技术渗透模式、功能互补模式、资源共用模式、市场共拓模式等4种模式[45-46]。

  茶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元,但相较于旅游领域深入机理研究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现状,我国茶旅融合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浅层次的资源整合重组、业态延伸结合、产品组装拼接等层面,研究手段单一,因此,未来的模式研究须要更进一步由表及里,创新方法深入探索。

  2.5 问题研究

  我国茶旅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了高速发展,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研究议题,但其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学界专家相当程度的关注。综合已有研成果究,本研究总结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六不”基本问题。

  2.5.1 开发不深入,产品不独特 丰富的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是我国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一大优势,但资源利用能力欠缺、开发层次低级成为茶旅融合实践的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内“拿来即用”主义盛行,多以刻板生硬的资源组合或形式拼接的“表面式”开发模式作为茶旅产品的常用开发手段,这直接造成目前茶旅市场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文化内涵缺乏、产品质量与品味不高、产品设计滞后以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

  2.5.2 设施不完善,规划不科学 茶文化旅游让我国的茶园在承载传统生产价值的基础上,也实现了生态景观的游憩观赏价值。但生态性好的茶园资源多集中在山村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域的基础设施本身并不健全,海拔过高又给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和成本,这与旅游发展所要求的区位与设施要素形成天然的矛盾。而人为方面的矛盾在于,现实中很多茶文化旅游项目都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或在建设前期的谋划不够深入细致。一些项目在模糊思维指导下实施,无视客观基础,忽视细节把握,造成设施人工化痕迹明显、景观生态观缺失、设施配置与景区环境不吻合,甚至破坏了原有的景观生态等。

  2.5.3 人才不专业,品牌不鲜明 专业人才是产业的核心要素与动力来源,茶旅产业是在融合经济下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其产业的跨界联动性对人才提出了多学科共备的复合型要求。而现实中茶旅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其发展,因此茶旅产业的专业人才仍然处于“亏空”状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当前茶旅融合“高速低质”的发展现状,对解决产业发展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管理混乱等具有直接作用。茶旅品牌的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是茶文化旅游的另一大突出问题。目前茶旅产业并没有突出的、响亮的、特色的品牌,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47],行业内品牌塑造意识淡薄,宣传力软弱且营销方式简单粗暴、传统而缺乏创新。

  2.6 策略研究

  在分析茶旅融合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策略研究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解决方案。尽管研究地区不一,但加强政府管理职能与主导作用、加大品牌宣传与推介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深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与个性化、多样化开发程度的“四个+”策略成为大部分研究中的共有结论,这也反映出我国各地的茶旅融合在以上方面存在通病。随着茶旅融合实践的发展,全域视角、生态为先的理念也在近几年被频繁提出,成为一项新的指导策略。茶文化旅游开发应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布局全域空间,布置茶旅项目业态,注重顺势而为、科学而为,按茶园现有基础和景观美化需求,根据现实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化特征等打造特色茶园景观,把生态观念植入到所有产品的设计中。吴莎在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时,直接提出茶文化旅游要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生态型全域旅游开发理念,并建议整合全省旅游资源以加强省内区域合作,打造区域间合理高效的旅游产品营销体系[48]。   3 研究展望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中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目前,茶文化旅游正处于黄金发展时代,但发展程度仍未达到成熟地步,本研究结合目前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茶文化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势作出以下几点判断与展望。

  3.1 研究内容: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

  概念、特征、意义等性质类研究都将逐渐淡化,模型构建、体系建立等量化研究的关注度将大幅提高,更多体现在对茶文化旅游作用因子的探究和茶旅资源、茶旅融合效应、茶旅品牌力等的评估性研究方向,这是未来茶旅研究内容在宏观上的走向。在微观层面上,由于策略研究是对实践操作最直接的引导性结论,是茶旅融合研究中绕不开的内容,因此,策略研究作为定性研究内容反而存在加强趋势,也会是未来茶旅融合中的研究重点之一,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策略研究将更加突出“破困”“创新”“深度”3个层面的要素。基于當前茶旅融合的发展瓶颈,从“大而泛”的一般性发展策略转向“小而深”的提质升级策略,这是下一阶段茶旅融合在策略研究上的走向,更是茶旅产业突破困境、实现速度发展向深度发展与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

  3.2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过多、量化研究薄弱是现阶段我国茶旅融合研究的一大显著特征,这直接导致产业的理论指导落后于现实实践。而茶旅融合在现实发展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研究层面的滞后与不成熟。2017年易开刚等借助数学建模手段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耦合函数机理模型,以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实现了对茶旅融合程度与互动发展效果的量化测度[49]。SWOT分析[50]、IPA分析[51]、RMP模型[52]、4P理论[53]等多领域的分析手段也开始渐次出现在茶文化旅游研究领域,茶文化旅游在定性研究的主导下尝试性向定量分析的方向探索,这是关于茶旅融合定量研究的实质性成果,也是领域研究从定性研究的窠臼中挣脱出来的趋势发端。茶文化旅游要解决好现有问题实现更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创新研究方法,更广泛地引入其他领域的量化研究工具,以定量研究为茶旅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理性、标准、具体的理论指导。

  3.3 研究尺域: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

  从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研究仍然保持以具体地区为研究案例的区域性研究为主体的特性,但区域性研究的文献比例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弱化区域性旅游探究的倾向。因此,打破地域性局部研究的尺域格局,着眼于宏观层面的全国性的整体研究将成为茶旅融合下一步发展的趋势。陈富桥等2017年就对全国17个茶叶主产省、264个主产县进行了产业综合实力评估[54],基于全国茶产业的角度,构建了具有强普适性的茶产区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因此,从个性研究走向共性探索,或趋于从地区个性中寻找产业共性将是接下来茶文化旅游研究的一大趋势。

  3.4 研究视角: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未来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视角表现出由单一性转向多维度的发展趋势。茶、旅两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业态结合、市场重合是茶旅融合研究中常见的传统研究视角。近年来的茶文化旅游研究开始突破单一的产业内视角,出现了体验经济[55]、智慧旅游[56]、休闲体育旅游[57]、低碳经济[58]、超旅游[59]、全域旅游[60]、互联网+[6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62]、新媒体[63]、旅游地屏蔽理论[64]、旅游消费者心理[65]等多学科、多领域角度下的茶旅融合模式与策略研究。丰富多样且推陈出新的研究切入点成为目前茶旅融合的一系列新视角,这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一系列新兴业态、新兴理论、新兴事务为茶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借鉴与思考,也反映出行业领域内对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角度的意识与趋好,表达出茶旅融合研究将以多元化视角切入、多学科理论应用的宏观着眼与深度探索意愿。

  4 结语

  茶文化旅游的兴起是茶、旅行业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面、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三农”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呼唤。未来的茶文化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须要学者们在了解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把握趋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并延伸研究内容,革新研究思维与方法,并敢于冲破学科、产业与研究范域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1]郭丽妮.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55-59.

  [2]徐南眉. 浅谈安溪的茶文化旅游[J]. 中国茶叶,2001(2):34-35.

  [3]汝百乐,徐 友. 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4):61-65.

  [4]沈国斐.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J]. 北方经济,2005(12):14-16.

  [5]赵浪平. 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续)[J]. 中国茶叶,2005(5):20-22.

  [6]鄢和琳. 开发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探讨[J]. 生态经济,2002(9):55-58.

  [7]孙艳红.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 商场现代化,2005(3):63-64.

  [8]谭 巍,李 欣. 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 农业考古,2005(2):13-14,22.

  [9]包毓敏. 湖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 茶叶科学技术,2006(2):29-33.

  [10]蔡敏华. 丽水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 浙江农业科学,2006(1):94-97.

  [11]陈红伟. 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旅游资源[J]. 中国茶叶加工,2006(1):51-52.   [12]曾 燕,杨国良,张付芝. 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2):69-72.

  [13]段敬丹.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2):24-26.

  [14]胡书玲,曹诗图. 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8-11.

  [15]田亚平,周喜娟,李国兵. 湖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124-128.

  [16]毕 剑,尹郑刚. 河南信阳茶叶节发展中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44-47.

  [17]曹 霞. 安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0-5932.

  [18]陈 蕾.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0):256.

  [19]郭文茹.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9):249-250.

  [20]王 锋.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探讨[J]. 甘肃农业,2006(12):356.

  [21]徐虹钗,吴志峰.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 广东茶业,2008(增刊1):15-18.

  [22]金仁重.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化开发[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50-52.

  [23]王亦慧,陈 平. 敦煌飞天在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外包装中的设计研究[J]. 福建茶叶,2016(11):154-155.

  [24]杨小泽. 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J]. 农业考古,1997(2):45-46,48.

  [25]王京传. 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J]. 农业考古,2005(2):1-5.

  [26]文南薰. 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发展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6):39-41.

  [27]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36-41.

  [28]冯卫英,王玉花,Tanui J K,等.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J]. 茶叶科学,2012,32(4):353-361.

  [29]张耀武,龚永新.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 旅游研究,2011,3(2):39-42.

  [30]施荣连,赵家泉. 临沧茶文化旅游SWOT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1(3):11-13.

  [31]姜卫卫. 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领域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5,15(7):48-51,56.

  [32]许 华,卢舜胤. 茶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素探究[J]. 农业考古,2014(5):227-230.

  [33]杜长淳. 谈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价值及开发策略[J]. 福建茶叶,2016(12):103-104.

  [34]罗艳玲. 论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优势及其策略[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6-8,21.

  [35]宁晓菊,刘清荣. 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 农业考古,2005(4):10-18.

  [36]毛 峰.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212-217.

  [37]王 慧. 旅游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198-201.

  [38]吴文浩,章咏秋. 茶旅产业互动发展的机理及现实策略——以黄山市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4-66.

  [39]孙九霞,史甜甜. 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 旅游论坛,2010,3(3):299-305.

  [40]张义丰,刘春腊,谭 杰,等.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1):78-87.

  [41]于世宏.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J]. 中外企业家,2016(23):10-11,14.

  [42]朱龙鳳.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J]. 福建茶叶,2016(7):128-129.

  [43]刘春丽.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J]. 农业考古,2014(2):239-244.

  [44]丁雨莲,赵 媛.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主体探析——以深圳华强集团融合发展旅游主题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3(4):126-131.

  [45]刘俊清.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 经济论坛,2012(11):113-115.

  [46]姜永常.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业为例[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47]杨 妮,李小明,杨 骏. 茶文化旅游初探——以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9-31.

  [48]吴 莎. 贵州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究——以凤冈茶旅游开发为例[J]. 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5):112-113.   [49]易开刚,李解语.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模型建构与效果测度——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 茶叶科学,2017,37(5):532-540.

  [50]曹夏清,杨前进,唐为亮. 基于SWOT分析的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6,21(4):39-42.

  [51]张欢欢. 基于IPA模型的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3):25-27,30.

  [52]程善兰. 基于RMP分析的苏南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 福建茶叶,2017(7):116-117.

  [53]沈 克. 基于4P理论的信阳茶文化旅游营销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32(1):47-48,89.

  [54]陈富桥,杜 佩,胡林英,等. 茶产业区域发展综合实力评估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57-163,191.

  [55]李 坤. 体验经济模式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J]. 福建茶叶,2016(5):170-171.

  [56]吴华群.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 福建茶叶,2016(6):138-139.

  [57]宋 韬. 休闲体育旅游视域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 福建茶叶,2016(6):301.

  [58]徐 茜.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J]. 福建茶叶,2016(5):146-147.

  [59]龚苏宁. 基于“超旅游”理论探究茶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J]. 福建茶叶,2017(12):108.

  [60]刘清洋. 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 对外经贸,2017(11):79-81.

  [61]吴兰卡,李如跃. “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 福建茶叶,2017(6):63-64.

  [62]刘 莹.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 福建茶叶,2017(4):99-100.

  [63]张晓峰. 新媒體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 福建茶叶,2015(5):42-44.

  [64]魏晓露,董进霞. 旅游地屏蔽理论视域下河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探究[J]. 福建茶叶,2017(6):105-106.

  [65]韩白莲,董玉峰. 茶文化旅游中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分析[J]. 福建茶叶,2017(5):106-107.曾志勇.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前沿——以水稻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