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精选专题 > 范文集萃 > 调查问卷 > 怎么分析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汇编11篇

班子,汉语词语,指为执行一定任务而成立的组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汇编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

志丹县双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王延山

  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我面向我班学生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如学生爱上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了解多少数学课外知识等,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趣味性教学的意见。问卷共包含九道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六年级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回收率为100%。之后我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分析:调查结果:10%非常愿意,70%有时愿意,20%不愿意。通过这一项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可能因为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也能得到家长的赞赏,这样周而复始,孩子渐渐的就喜欢上了数学,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喜欢数学只是表象,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赏,因此,做为老师此时的任务就是不断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表象的喜欢转化成内心的喜欢。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分析:调查结果:60%我举手时,25%我自信的抬头时,15%我犹豫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对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比较喜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分析:调查结果:20%非常有帮助,65%比较有帮助,15%不清楚。由此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对孩子们的影响,孩子被提问的越多,就对数学越感兴趣。这一结果同时也提醒老师也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打牢基础。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分析:调查结果:40%非常愿意,50%看情况再说,10%极不同意。从百分比上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可以有多种渠道,课外读物、媒体、网络、老师的讲述等,因此不知道的也就很少了。

  5、数学课堂中,自己动手活动的时间:

  分析:调查结果:40%充分,40%较充分,20%不充分。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是一样的,之所以孩子给出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孩子自身在数学上的发展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老师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怎么样?

  分析:调查结果:5%很多,30%不太多,65%不多。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太多,甚至根本就不多,这说明孩子对数学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做作业也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 

  7、你认为只有在数学课上才能学到数学知识吗?

  分析:调查结果:60%是,40%不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知识的来源并非只有一个渠道,数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思想单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知识就要在课本上学。

  8、你认为现在上数学课感觉如何?

  分析:调查结果:65%轻松,35%较轻松,0%负担重。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欣慰,它说明我的课堂没有给孩子增加压力,没有对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予以否定,相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增强了孩子对数学的爱好。

  9、.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老师对你如何评价?

  分析:调查结果:15%启发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50%稍微批评,35%大力批评。从学生的答案来看,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生的批评多鼓励引导少。

  总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让我了解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提问是捉住孩子们的心的强有力的钥匙,也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的有力法宝。

【篇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

志丹县双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王延山

  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我面向我班学生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如学生爱上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了解多少数学课外知识等,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趣味性教学的意见。问卷共包含九道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六年级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回收率为100%。之后我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分析:调查结果:10%非常愿意,70%有时愿意,20%不愿意。通过这一项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可能因为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也能得到家长的赞赏,这样周而复始,孩子渐渐的就喜欢上了数学,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喜欢数学只是表象,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赏,因此,做为老师此时的任务就是不断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表象的喜欢转化成内心的喜欢。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分析:调查结果:60%我举手时,25%我自信的抬头时,15%我犹豫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对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比较喜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分析:调查结果:20%非常有帮助,65%比较有帮助,15%不清楚。由此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对孩子们的影响,孩子被提问的越多,就对数学越感兴趣。这一结果同时也提醒老师也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打牢基础。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分析:调查结果:40%非常愿意,50%看情况再说,10%极不同意。从百分比上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可以有多种渠道,课外读物、媒体、网络、老师的讲述等,因此不知道的也就很少了。

  5、数学课堂中,自己动手活动的时间:

  分析:调查结果:40%充分,40%较充分,20%不充分。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是一样的,之所以孩子给出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孩子自身在数学上的发展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老师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怎么样?

  分析:调查结果:5%很多,30%不太多,65%不多。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太多,甚至根本就不多,这说明孩子对数学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做作业也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 

  7、你认为只有在数学课上才能学到数学知识吗?

  分析:调查结果:60%是,40%不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知识的来源并非只有一个渠道,数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思想单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知识就要在课本上学。

  8、你认为现在上数学课感觉如何?

  分析:调查结果:65%轻松,35%较轻松,0%负担重。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欣慰,它说明我的课堂没有给孩子增加压力,没有对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予以否定,相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增强了孩子对数学的爱好。

  9、.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老师对你如何评价?

  分析:调查结果:15%启发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50%稍微批评,35%大力批评。从学生的答案来看,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生的批评多鼓励引导少。

  总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让我了解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提问是捉住孩子们的心的强有力的钥匙,也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的有力法宝。

【篇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

为了准确、快速、方便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我们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先按照社会群体的不同将受访者划分为在校学生,中年人及老年人三个层次,然后按照三者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这样既节省了调查的时间,也可通过调查不同社会群体的看法,更全面地了解人们对于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度及建议意见。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4.3%。其中,在校学生占40%,中年人占50%,老年人占10%。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人们对于脑瘫儿童的接触和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68%的受访者表示接触过,但不经常,19%从未接触过脑瘫儿童;有45%的受访者认为脑瘫儿童即是智力障碍儿童,30%认为是运动障碍患者,少数人则表示并不清楚脑瘫的具体症状。而据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的了解和调查,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word/media/image1.gif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常生活中虽有较大可能接触脑瘫患儿,但很少会深入具体地了解患儿的症状,对这些孩子们缺乏准确的认知,这也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一个目的,即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从而为帮助他们创造更大可能。

2、对脑瘫儿童的帮助支持方面:受访者中66%表示已经或者有意愿向这一特殊群体伸出援手,而人们了解最多的来自社会的支持是个人捐助方式,占总人数的41%,除此之外,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医疗机构三方面给予的支持,受访者表示了解并不多。在会以何种方式对脑瘫儿童提供帮助这一点上,48%受访者更倾向于捐助物资,40%倾向于做志愿服务,另有12%的受访者选择帮助慈善机构做宣传。

3、此次我们的实践活动就包括在济南伟众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因此在问卷中调查了人们对此类救助机构的了解情况。44%受访者表示知道此类机构,其中绝大多数人了解其运作模式,但仍有56%的受访者对特殊儿童救助机构无甚了解。word/media/image2.gif

【篇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

志丹县双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王延山

  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我面向我班学生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如学生爱上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了解多少数学课外知识等,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趣味性教学的意见。问卷共包含九道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六年级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回收率为100%。之后我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分析:调查结果:10%非常愿意,70%有时愿意,20%不愿意。通过这一项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可能因为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也能得到家长的赞赏,这样周而复始,孩子渐渐的就喜欢上了数学,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喜欢数学只是表象,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赏,因此,做为老师此时的任务就是不断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表象的喜欢转化成内心的喜欢。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分析:调查结果:60%我举手时,25%我自信的抬头时,15%我犹豫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对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比较喜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分析:调查结果:20%非常有帮助,65%比较有帮助,15%不清楚。由此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对孩子们的影响,孩子被提问的越多,就对数学越感兴趣。这一结果同时也提醒老师也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打牢基础。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分析:调查结果:40%非常愿意,50%看情况再说,10%极不同意。从百分比上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可以有多种渠道,课外读物、媒体、网络、老师的讲述等,因此不知道的也就很少了。

  5、数学课堂中,自己动手活动的时间:

  分析:调查结果:40%充分,40%较充分,20%不充分。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是一样的,之所以孩子给出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孩子自身在数学上的发展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老师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怎么样?

  分析:调查结果:5%很多,30%不太多,65%不多。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太多,甚至根本就不多,这说明孩子对数学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做作业也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 

  7、你认为只有在数学课上才能学到数学知识吗?

  分析:调查结果:60%是,40%不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知识的来源并非只有一个渠道,数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思想单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知识就要在课本上学。

  8、你认为现在上数学课感觉如何?

  分析:调查结果:65%轻松,35%较轻松,0%负担重。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欣慰,它说明我的课堂没有给孩子增加压力,没有对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予以否定,相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增强了孩子对数学的爱好。

  9、.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老师对你如何评价?

  分析:调查结果:15%启发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50%稍微批评,35%大力批评。从学生的答案来看,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生的批评多鼓励引导少。

  总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让我了解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提问是捉住孩子们的心的强有力的钥匙,也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的有力法宝。

【篇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设计了《“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对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由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22道选择题,分别对学校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44%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几何知识及应用内容比较感兴趣,12%的学生不感兴趣。

2、目前,60%的学生学习几何的方式是老师讲,我在听。其中有13%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探究完成,有27%的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

3、只有7%的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完全没有困难,但也有11%学生觉得非常困难。有60%的学生回答“一般”。

4、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对未知的几何知识问题展开自我探究学习。只有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5、在课堂教学中,有16%的学生经常对几何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其中44%的学生表示有过几次,但也有13%的学生从来没有对几何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学习。

6、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经过自己思考后在向老师或同学询问,只有4%的学生直接找老师或同学询问。

7、有31%的学生认为说,讲是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但也有7%的学生认为记忆解题法是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

8、36%的学生希望在学习几何时能得到解题思路方面的分析。

9、64.%的学生觉得通过说、讲训练能够基本掌握几何题目的知识点。

10、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36%的学生希望得到解题思路方面的指导。

11、有60%的学生希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说题、讲题训练。

12、希望说提、讲题是在小组讨论后独立进行的学生占53.%。

13、仅有27%的同学认为同学间说题,讲题的时间不宜过长。

14、有67%的学生认为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说题、讲题的时间长短。

15、有57%的学生认为中等难度的题目要通过说、讲的方式来进行。

16、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36%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理解和巩固几何知识很有帮助。

17、7%的学生经常通过说、讲的方式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18、调查问卷中仅有10%的学生有时会运用反向推理的方法分析解答题目。

19、仅有21%的学生认为反向推理的方法对分析和巩固几何知识有一些帮助。

20、调查中有62%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在理解几何知识方面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21、仅有25%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

22、调查者中,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说、讲的方式能持续下去,希望对集合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情况,我们认为,我校教师在初中几何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但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完全摆脱 “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在这种教学方式里,教师容易控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能按照自己的预设来进行。但是,在这种课堂里,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模仿,没有经历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更没有经历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有60%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是采取老师讲,我听的方式,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以讲代练。不少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真正想法的机会,当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出现偏差时,要么被教师否定,要么被引导到教师的思路上来,这样的课堂是完全预设性的,不能发生任何的“意外”。从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被真正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将会陷入惰性与僵化。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呈现出来,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让学生在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自主建构起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的解题经验。这样,不仅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在类比与迁移的思维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应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说、讲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36%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理解和巩固几何知识很有帮助。7%的学生经常通过说、讲的方式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对学生进行说、讲训练应从低年级开始,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新的学习阶段,学生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容易接受新做法,也较容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训练开始之前,首先老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说题,训练一段时间后,由于说题的同学个性不同,表现不同,使得原来单调、沉闷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课堂。用这种“角色互换”的效果来治疗学生的厌学症,将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爱读书的学生,并且还让学生亲自体会到通过说题确实能帮助理解题意,相信说题的科学性,产生进一步说题的动机。经常鼓励学生说题、讲题,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体会到成功和获得自主说题的乐趣!说、讲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要说得条理清楚,而且要说得符合逻辑,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切人点往往不同,说题、讲题的思路也就因人而异,同一道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有多种说法。所以,说、讲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综上所述,学生只有真正被唤醒了主体意识,通过自己说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才会自己做习题,喜欢几何,学好几何,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阵地。

(三)说、讲方式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25%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首先,在教学中,我的体会是:凡是能让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一般选择易理解,对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学生到台上讲解,展示。但目前学生讲题还存有很多缺陷,例如,一般讲不清楚是什么条件提示这样添加辅助线等问题,还有的学生在倾听别人讲题时,觉得好似和自己没关系,有时开小差,这些问题还需要逐渐想办法解决。其次,学习较差的学生认为说题、讲题是优等生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如何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

证明是学习几何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难”的原因,所以在证明的学习中,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寻找证明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规律性的解题思路。

【篇六】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

为了准确、快速、方便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我们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先按照社会群体的不同将受访者划分为在校学生,中年人及老年人三个层次,然后按照三者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这样既节省了调查的时间,也可通过调查不同社会群体的看法,更全面地了解人们对于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度及建议意见。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4.3%。其中,在校学生占40%,中年人占50%,老年人占10%。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人们对于脑瘫儿童的接触和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68%的受访者表示接触过,但不经常,19%从未接触过脑瘫儿童;有45%的受访者认为脑瘫儿童即是智力障碍儿童,30%认为是运动障碍患者,少数人则表示并不清楚脑瘫的具体症状。而据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的了解和调查,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常生活中虽有较大可能接触脑瘫患儿,但很少会深入具体地了解患儿的症状,对这些孩子们缺乏准确的认知,这也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一个目的,即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从而为帮助他们创造更大可能。

2、对脑瘫儿童的帮助支持方面:受访者中66%表示已经或者有意愿向这一特殊群体伸出援手,而人们了解最多的来自社会的支持是个人捐助方式,占总人数的41%,除此之外,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医疗机构三方面给予的支持,受访者表示了解并不多。在会以何种方式对脑瘫儿童提供帮助这一点上,48%受访者更倾向于捐助物资,40%倾向于做志愿服务,另有12%的受访者选择帮助慈善机构做宣传。

3、此次我们的实践活动就包括在济南伟众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因此在问卷中调查了人们对此类救助机构的了解情况。44%受访者表示知道此类机构,其中绝大多数人了解其运作模式,但仍有56%的受访者对特殊儿童救助机构无甚了解。

【篇七】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设计了《“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对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由课题组制作。问卷共设22道选择题,分别对学校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44%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几何知识及应用内容比较感兴趣,12%的学生不感兴趣。

2、目前,60%的学生学习几何的方式是老师讲,我在听。其中有13%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探究完成,有27%的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

3、只有7%的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完全没有困难,但也有11%学生觉得非常困难。有60%的学生回答“一般”。

4、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对未知的几何知识问题展开自我探究学习。只有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5、在课堂教学中,有16%的学生经常对几何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其中44%的学生表示有过几次,但也有13%的学生从来没有对几何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学习。

6、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经过自己思考后在向老师或同学询问,只有4%的学生直接找老师或同学询问。

7、有31%的学生认为说,讲是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但也有7%的学生认为记忆解题法是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

8、36%的学生希望在学习几何时能得到解题思路方面的分析。

9、64.%的学生觉得通过说、讲训练能够基本掌握几何题目的知识点。

10、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36%的学生希望得到解题思路方面的指导。

11、有60%的学生希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说题、讲题训练。

12、希望说提、讲题是在小组讨论后独立进行的学生占53.%。

13、仅有27%的同学认为同学间说题,讲题的时间不宜过长。

14、有67%的学生认为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说题、讲题的时间长短。

15、有57%的学生认为中等难度的题目要通过说、讲的方式来进行。

16、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36%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理解和巩固几何知识很有帮助。

17、7%的学生经常通过说、讲的方式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18、调查问卷中仅有10%的学生有时会运用反向推理的方法分析解答题目。

19、仅有21%的学生认为反向推理的方法对分析和巩固几何知识有一些帮助。

20、调查中有62%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在理解几何知识方面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21、仅有25%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

22、调查者中,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说、讲的方式能持续下去,希望对集合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探讨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说、讲训练在发展学生几何推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情况,我们认为,我校教师在初中几何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但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完全摆脱 “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在这种教学方式里,教师容易控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能按照自己的预设来进行。但是,在这种课堂里,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模仿,没有经历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更没有经历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有60%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是采取老师讲,我听的方式,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以讲代练。不少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真正想法的机会,当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出现偏差时,要么被教师否定,要么被引导到教师的思路上来,这样的课堂是完全预设性的,不能发生任何的“意外”。从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被真正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将会陷入惰性与僵化。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呈现出来,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让学生在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自主建构起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的解题经验。这样,不仅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在类比与迁移的思维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应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说、讲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36%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理解和巩固几何知识很有帮助。7%的学生经常通过说、讲的方式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对学生进行说、讲训练应从低年级开始,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几何的有效方式。新的学习阶段,学生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容易接受新做法,也较容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训练开始之前,首先老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说题,训练一段时间后,由于说题的同学个性不同,表现不同,使得原来单调、沉闷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课堂。用这种“角色互换”的效果来治疗学生的厌学症,将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爱读书的学生,并且还让学生亲自体会到通过说题确实能帮助理解题意,相信说题的科学性,产生进一步说题的动机。经常鼓励学生说题、讲题,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体会到成功和获得自主说题的乐趣!说、讲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要说得条理清楚,而且要说得符合逻辑,它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切人点往往不同,说题、讲题的思路也就因人而异,同一道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有多种说法。所以,说、讲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综上所述,学生只有真正被唤醒了主体意识,通过自己说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才会自己做习题,喜欢几何,学好几何,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阵地。

(三)说、讲方式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仅有25%学生认为说、讲的方式对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首先,在教学中,我的体会是:凡是能让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一般选择易理解,对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学生到台上讲解,展示。但目前学生讲题还存有很多缺陷,例如,一般讲不清楚是什么条件提示这样添加辅助线等问题,还有的学生在倾听别人讲题时,觉得好似和自己没关系,有时开小差,这些问题还需要逐渐想办法解决。其次,学习较差的学生认为说题、讲题是优等生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如何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

证明是学习几何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难”的原因,所以在证明的学习中,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寻找证明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规律性的解题思路。

【篇八】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前言: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使大学生增长了见识,更是大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

到目前,医科大学的社团数量达到了37个,有红丝带爱心社,灵溪文学社,交谊舞协会,集邮协会、军乐队等,并且我校社团规模仍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学校和老师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如场地的提供,经费的适当补充,我们的社团每个会员只有加入的时候交5到10元的会费,之后的活动经费十分有限,这对于社团的活动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                      

为了准确、快速、方便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先按其专业类型的不同分层,然后再进行随机抽样。这样既节省了调查的时间,也可通过调查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团的参与率和社团的运行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对医科大学中的管理学院、公卫学院和临床学院三个二级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94.7%。其中,女生占64.1%,男生占35.9%,大二学生占41.5%,大三学生占19.0%,大四学生占39.5%。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社团的参与程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活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校园文化,而参与活动是创造文化、获得锻炼的起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参与为基础。

从调查获得资料来看:(1)医科大学学生社团的参与程度较低,23.2%的同学参加过社团;

(2)在选择不参加社团的同学中,47.7%的同学对社团不感兴趣,17.4%的同学没有时间,11.9%的同学认为社团太过,不好选择;

(3)在没有参与社团的同学中,对我校社团干部的总体印象并不理想,50.5%的同学认为干部总体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24.8%的同学认为干部有活力和创造力。

2、社团的管理。社团作为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要正常运行其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管理包括选举或任命社团负责人、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经费的运行及活动,开展活动时的分工与合作等。

对于我校社团的管理情况,从调查的同学中可以看出:

(1)78.8%的同学认为所在社团有很明确的年度规划,15.2%的同学不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年度规划,6.0%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对于社团活动的执行力,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执行力很强,有24.2%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12.2%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3)关于社团举办活动的质量,认为自己社团活动质量非常高的同学占42.4%,48.5%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活动质量偏低,9.1%的同学则没有考虑过;

(4)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33.3%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3.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5)33.3%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机构健全,57.6%的同学则不认为,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6)51.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考核制度,39.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7)关于社团的负责人,45%的同学认为负责人应该由会员选举产生,但34.9%的同学认为应该由全校公开进行招聘。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主要由社团联合会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社团的运作,督促社团制定管理章程,协调社团之间关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我校社团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团部的会费收取,二是企业、机关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的资金支持。调查得知,我校社团中只有部分社团收取会费,少数社团到企业、机关单位去拉赞助,其他社团的活动比较局限,只在学校中进行,花费很少。

4、社团活动的影响或作用。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可从其影响力来观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社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看,48.5%的同学认为进入社团后与预期想象相差很大,42.4%的同学认为相差不大;

(2)从对于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来看,33%的同学认为可以合理分配,可以兼顾学习和社团活动,但20.2%的同学表示会影响学习。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本身的质量与开展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

5、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四种:

(1)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

(2)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3)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

(4)为了得到更多的课外加分。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参与后,69.7%的同学在活动任自己的合作伙伴,57.6%的同学在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6、社团文化。一个优秀的社团,应该拥有社团自己的文化,会员之间应该紧密的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到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员的心灵。调查显示,57.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社团中有强烈的归属感;42.4%的同学所在的社团适时组织大家出游、聚会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63.6%的同学所在社团定期有部培训活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大学生社团的现状,我认为我校大学生社团由于机制上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存在问题还是较多的,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尚未能令广大学生满意,也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管理松懈、活动太少、稳定性差(名存实亡)、管理只靠会长、没有明确的章程、参与程度低,会员数量少、社团选举制度有问题、社团发展缺乏动力、学校没有明确的奖励制度,活动不能得到学校的肯定、社联管理难度大,工作人员少,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老师管理

2、

3、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 当前,我校大学生社团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担任或派出执行机构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一方面,团委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成绩,若投入大了,团委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是根本不够的。

2、社团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目前,我校大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社团干部要么走马灯似的换,要么光吃不做事的名存实亡,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3、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现下,我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其一,从校团委的行政经费中拨划,这部分经费一般都是上一年度团委报计划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后下达,其总量并不少,但分摊到每个社团头上,就微乎其微了;其二,由社团的外联部门拉赞助获得,但并不是每一个商家都能给足够的资金,也不是每一次商洽都能成功,因此,靠赞助维持社团建设经费是不太可取的;其三,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但作为大学生,是普遍不富有的,因此,收取会费又成为“上级狠命催,下级不愿缴”的现象。而对于会费是否公开,很多社团对于会费采取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办法,会员对自己交付的钱,用到哪里去,却不得而知,从根本上造成会员对社团活动的反感与不信任。

4、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我校当前尚没有一般高校中都有的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等。因此,我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绝大多数社团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社团办公室也仅仅是一间不用的教室、几桌椅,少有社团的办公室能拥有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校方不能提供社团活动的平台,缺乏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5、社团忘记了自己的宗旨,扭曲了社团的发展方向。当前,知道自己社团宗旨的成员在整个社团群体里比例非常之小,甚至社团的负责人、主要骨干都不知道自己社团的宗旨、口号是什么。社团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极大变化。许多社团常规活动常以放电影、春游敷衍了事,许多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希望社团的活动能够多样化,更具有意义一些。因此,就重视社团历史,传承社团文化来讲,即刻起,各社团应做好对历史的记录,例如保管好会议记录,搜集社团简报等工作,同时,以特色活动为形式宣传社团文化,扩大社团文化影响。把社团打造成有历史,有经验,有特色,有文化的“四有”型社团。6、团队建设困难,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完善。团队建设主要分两方面,团队核心建设和团队配合建设。团队的核心在于社团人共同的爱好,即社团的文化核心,这一点在团队建设中并不困难,因为凡是进入管理层的理事,对协会的热爱程度都不低。但团队配合建设就相对困难。首先,在社团里担任职务的同学可能在其他社团组织中担任职务,这就势必导致人员调动的困难;其次,社团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明确。

四、建议

基于对上述问题,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符合完全学分制模式要求的大学生社团,要从以下方面寻找解决机制问题和完善组织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部机制公平公正,指导老师促进专业发展。社团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可以采取动态协作机制,让更多的成员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参与管理,而不是永远地听从部长的命令,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条件允许的话,校方可以做到一个社团有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这样性质的指导教师是完全专职的,会全身心投入到社团建设和发展上,也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2、容比形式更重要。校园里的部分社团“花架子”成分过重,盲目拉一些同学入社,只重视外在的形式,几乎每周都要举行几次会议,而会议容大致是社长、部长的讲话,没有实质性的活动,更没有深刻的涵和意义,致使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呈现出流动性较大、专业指导力量较弱、活动涵的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学生参加某一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若是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其兴趣,若是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游离出这个社团,所以,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功底,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依托点: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第二课堂为延伸。社团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会员成为这门课的选修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增强理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3、提高凝聚力,促进团队精神。社团是一个既松散又严密的组织,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成员是否热爱社团,将决定社团是否办得成功。所以,社团组织者要努力寻找凝聚点,加强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抓住凝聚点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宣传介绍向校外介绍社团的情况,增强成员热爱社团的感情;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的活动,加深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汇等。

4、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展示平台。对于社团而言,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而会费毕竟有限,只是象征性的;赞助具有不确定性,是社团建设重要依靠,但不能作为主要依靠。因此,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投入”,校方投入的经费是社团发挥效用的基础。至于社团的维持经费可以通过奖励拨划,做得好的社团一方面得到精神上的肯定,另一方面得到经费上的倾斜支持。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或者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给所有的在册的社团都置办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如桌椅、橱柜等。而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

总之,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其发展和管理的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医科大学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篇九】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

志丹县双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王延山

  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我面向我班学生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如学生爱上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了解多少数学课外知识等,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趣味性教学的意见。问卷共包含九道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六年级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问卷于当日收回。回收率为100%。之后我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

1、你愿意老师向你发问吗?

  分析:调查结果:10%非常愿意,70%有时愿意,20%不愿意。通过这一项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可能因为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从而也能得到家长的赞赏,这样周而复始,孩子渐渐的就喜欢上了数学,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喜欢数学只是表象,孩子真正喜欢的是来自于家长的赞赏,因此,做为老师此时的任务就是不断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表象的喜欢转化成内心的喜欢。

2、你愿意老师什么时候向你发问?

  分析:调查结果:60%我举手时,25%我自信的抬头时,15%我犹豫时。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孩子对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比较喜欢,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吗?

  分析:调查结果:20%非常有帮助,65%比较有帮助,15%不清楚。由此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对孩子们的影响,孩子被提问的越多,就对数学越感兴趣。这一结果同时也提醒老师也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打牢基础。

  4、老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大多数同学都会,你愿意举手作答吗?

  分析:调查结果:40%非常愿意,50%看情况再说,10%极不同意。从百分比上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可以有多种渠道,课外读物、媒体、网络、老师的讲述等,因此不知道的也就很少了。

  5、数学课堂中,自己动手活动的时间:

  分析:调查结果:40%充分,40%较充分,20%不充分。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是一样的,之所以孩子给出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孩子自身在数学上的发展不一样,也就是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老师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怎么样?

  分析:调查结果:5%很多,30%不太多,65%不多。本题的结果又呈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太多,甚至根本就不多,这说明孩子对数学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做作业也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 

  7、你认为只有在数学课上才能学到数学知识吗?

  分析:调查结果:60%是,40%不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知识的来源并非只有一个渠道,数学也不例外,但是,对于思想单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知识就要在课本上学。

  8、你认为现在上数学课感觉如何?

  分析:调查结果:65%轻松,35%较轻松,0%负担重。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欣慰,它说明我的课堂没有给孩子增加压力,没有对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予以否定,相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增强了孩子对数学的爱好。

  9、.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全面的,老师对你如何评价?

  分析:调查结果:15%启发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50%稍微批评,35%大力批评。从学生的答案来看,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生的批评多鼓励引导少。

  总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让我了解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提问是捉住孩子们的心的强有力的钥匙,也是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的有力法宝。

【篇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前言: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使大学生增长了见识,更是大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

到目前,宁夏医科大学的社团数量达到了37个,有红丝带爱心社,灵溪文学社,交谊舞协会,集邮协会、军乐队等,并且我校社团规模仍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学校和老师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如场地的提供,经费的适当补充,我们的社团每个会员只有加入的时候交5到10元的会费,之后的活动经费十分有限,这对于社团的活动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                      

为了准确、快速、方便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先按其专业类型的不同分层,然后再进行随机抽样。这样既节省了调查的时间,也可通过调查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团的参与率和社团的运行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对宁夏医科大学中的管理学院、公卫学院和临床学院三个二级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94.7%。其中,女生占64.1%,男生占35.9%,大二学生占41.5%,大三学生占19.0%,大四学生占39.5%。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社团的参与程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活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校园文化,而参与活动是创造文化、获得锻炼的起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参与为基础。

从调查获得资料来看:(1)宁夏医科大学学生社团的参与程度较低,23.2%的同学参加过社团;

(2)在选择不参加社团的同学中,47.7%的同学对社团不感兴趣,17.4%的同学没有时间,11.9%的同学认为社团太过,不好选择;

(3)在没有参与社团的同学中,对我校社团干部的总体印象并不理想,50.5%的同学认为干部总体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24.8%的同学认为干部有活力和创造力。

2、社团的管理。社团作为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要正常运行其内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管理包括选举或任命社团负责人、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费的运行及活动,开展活动时的分工与合作等。

对于我校社团的管理情况,从调查的同学中可以看出:

(1)78.8%的同学认为所在社团有很明确的年度规划,15.2%的同学不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年度规划,6.0%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对于社团活动的执行力,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执行力很强,有24.2%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12.2%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3)关于社团举办活动的质量,认为自己社团活动质量非常高的同学占42.4%,48.5%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活动质量偏低,9.1%的同学则没有考虑过;

(4)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33.3%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3.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5)33.3%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机构健全,57.6%的同学则不认为,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6)51.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考核制度,39.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7)关于社团的负责人,45%的同学认为负责人应该由会员选举产生,但34.9%的同学认为应该由全校公开进行招聘。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主要由社团联合会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社团的运作,督促社团制定管理章程,协调社团之间关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我校社团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团内部的会费收取,二是企业、机关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的资金支持。调查得知,我校社团中只有部分社团收取会费,少数社团到企业、机关单位去拉赞助,其他社团的活动比较局限,只在学校中进行,花费很少。

4、社团活动的影响或作用。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可从其影响力来观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社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看,48.5%的同学认为进入社团后与预期想象相差很大,42.4%的同学认为相差不大;

(2)从对于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来看,33%的同学认为可以合理分配,可以兼顾学习和社团活动,但20.2%的同学表示会影响学习。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本身的质量与开展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

5、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四种:

(1)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

(2)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3)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

(4)为了得到更多的课外加分。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参与后,69.7%的同学在活动中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57.6%的同学在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6、社团文化。一个优秀的社团,应该拥有社团自己的文化,会员之间应该紧密的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到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员的心灵。调查显示,57.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社团中有强烈的归属感;42.4%的同学所在的社团适时组织大家出游、聚会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63.6%的同学所在社团定期有内部培训活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大学生社团的现状,我认为我校大学生社团由于机制上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存在问题还是较多的,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尚未能令广大学生满意,也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管理松懈、活动太少、稳定性差(名存实亡)、管理只靠会长、没有明确的章程、参与程度低,会员数量少、社团选举制度有问题、社团发展缺乏动力、学校没有明确的奖励制度,活动不能得到学校的肯定、社联管理难度大,工作人员少,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老师管理

2、

3、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 当前,我校大学生社团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担任或派出执行机构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一方面,团委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成绩,若投入大了,团委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是根本不够的。

2、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目前,我校大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社团干部要么走马灯似的换,要么光吃不做事的名存实亡,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3、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现下,我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其一,从校团委的行政经费中拨划,这部分经费一般都是上一年度团委报计划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后下达,其总量并不少,但分摊到每个社团头上,就微乎其微了;其二,由社团的外联部门拉赞助获得,但并不是每一个商家都能给足够的资金,也不是每一次商洽都能成功,因此,靠赞助维持社团建设经费是不太可取的;其三,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但作为大学生,是普遍不富有的,因此,收取会费又成为“上级狠命催,下级不愿缴”的现象。而对于会费是否公开,很多社团对于会费采取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办法,会员对自己交付的钱,用到哪里去,却不得而知,从根本上造成会员对社团活动的反感与不信任。

4、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我校当前尚没有一般高校中都有的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等。因此,我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绝大多数社团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社团办公室也仅仅是一间不用的教室、几张桌椅,少有社团的办公室能拥有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校方不能提供社团活动的平台,缺乏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5、社团忘记了自己的宗旨,扭曲了社团的发展方向。当前,知道自己社团宗旨的成员在整个社团群体里比例非常之小,甚至社团的负责人、主要骨干都不知道自己社团的宗旨、口号是什么。社团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极大变化。许多社团常规活动常以放电影、春游敷衍了事,许多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希望社团的活动能够多样化,更具有意义一些。因此,就重视社团历史,传承社团文化来讲,即刻起,各社团应做好对历史的记录,例如保管好会议记录,搜集社团简报等工作,同时,以特色活动为形式宣传社团文化,扩大社团文化影响。把社团打造成有历史,有经验,有特色,有文化的“四有”型社团。6、团队建设困难,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完善。团队建设主要分两方面,团队核心建设和团队配合建设。团队的核心在于社团人共同的爱好,即社团的文化核心,这一点在团队建设中并不困难,因为凡是进入管理层的理事,对协会的热爱程度都不低。但团队配合建设就相对困难。首先,在社团里担任职务的同学可能在其他社团组织中担任职务,这就势必导致人员调动的困难;其次,社团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明确。

四、建议

基于对上述问题,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符合完全学分制模式要求的大学生社团,要从以下方面寻找解决机制问题和完善组织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内部机制公平公正,指导老师促进专业发展。社团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可以采取动态协作机制,让更多的成员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参与管理,而不是永远地听从部长的命令,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条件允许的话,校方可以做到一个社团有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这样性质的指导教师是完全专职的,会全身心投入到社团建设和发展上,也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2、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校园里的部分社团“花架子”成分过重,盲目拉一些同学入社,只重视外在的形式,几乎每周都要举行几次会议,而会议内容大致是社长、部长的讲话,没有实质性的活动,更没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致使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呈现出流动性较大、专业指导力量较弱、活动内涵的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学生参加某一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若是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其兴趣,若是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游离出这个社团,所以,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功底,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依托点: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第二课堂为延伸。社团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会员成为这门课的选修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增强理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3、提高凝聚力,促进团队精神。社团是一个既松散又严密的组织,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成员是否热爱社团,将决定社团是否办得成功。所以,社团组织者要努力寻找凝聚点,加强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抓住凝聚点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宣传介绍向校内外介绍社团的情况,增强成员热爱社团的感情;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的活动,加深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汇等。

4、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展示平台。对于社团而言,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而会费毕竟有限,只是象征性的;赞助具有不确定性,是社团建设重要依靠,但不能作为主要依靠。因此,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投入”,校方投入的经费是社团发挥效用的基础。至于社团的维持经费可以通过奖励拨划,做得好的社团一方面得到精神上的肯定,另一方面得到经费上的倾斜支持。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或者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给所有的在册的社团都置办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如桌椅、橱柜等。而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

总之,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其发展和管理的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宁夏医科大学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篇十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前言: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使大学生增长了见识,更是大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

到目前,宁夏医科大学的社团数量达到了37个,有红丝带爱心社,灵溪文学社,交谊舞协会,集邮协会、军乐队等,并且我校社团规模仍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学校和老师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如场地的提供,经费的适当补充,我们的社团每个会员只有加入的时候交5到10元的会费,之后的活动经费十分有限,这对于社团的活动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及抽样:                      

为了准确、快速、方便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先按其专业类型的不同分层,然后再进行随机抽样。这样既节省了调查的时间,也可通过调查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团的参与率和社团的运行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对宁夏医科大学中的管理学院、公卫学院和临床学院三个二级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94.7%。其中,女生占64.1%,男生占35.9%,大二学生占41.5%,大三学生占19.0%,大四学生占39.5%。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社团的参与程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活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校园文化,而参与活动是创造文化、获得锻炼的起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参与为基础。

从调查获得资料来看:(1)宁夏医科大学学生社团的参与程度较低,23.2%的同学参加过社团;

(2)在选择不参加社团的同学中,47.7%的同学对社团不感兴趣,17.4%的同学没有时间,11.9%的同学认为社团太过,不好选择;

(3)在没有参与社团的同学中,对我校社团干部的总体印象并不理想,50.5%的同学认为干部总体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24.8%的同学认为干部有活力和创造力。

2、社团的管理。社团作为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要正常运行其内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管理包括选举或任命社团负责人、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费的运行及活动,开展活动时的分工与合作等。

对于我校社团的管理情况,从调查的同学中可以看出:

(1)78.8%的同学认为所在社团有很明确的年度规划,15.2%的同学不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年度规划,6.0%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2)对于社团活动的执行力,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执行力很强,有24.2%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12.2%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3)关于社团举办活动的质量,认为自己社团活动质量非常高的同学占42.4%,48.5%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活动质量偏低,9.1%的同学则没有考虑过;

(4)63.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33.3%的同学则不这么认为,3.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5)33.3%的同学认为自己社团的机构健全,57.6%的同学则不认为,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6)51.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有明确的考核制度,39.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团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9.1%的同学没有考虑过;

(7)关于社团的负责人,45%的同学认为负责人应该由会员选举产生,但34.9%的同学认为应该由全校公开进行招聘。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主要由社团联合会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社团的运作,督促社团制定管理章程,协调社团之间关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我校社团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团内部的会费收取,二是企业、机关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的资金支持。调查得知,我校社团中只有部分社团收取会费,少数社团到企业、机关单位去拉赞助,其他社团的活动比较局限,只在学校中进行,花费很少。

4、社团活动的影响或作用。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可从其影响力来观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社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看,48.5%的同学认为进入社团后与预期想象相差很大,42.4%的同学认为相差不大;

(2)从对于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来看,33%的同学认为可以合理分配,可以兼顾学习和社团活动,但20.2%的同学表示会影响学习。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本身的质量与开展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

5、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四种:

(1)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

(2)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3)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

(4)为了得到更多的课外加分。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参与后,69.7%的同学在活动中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57.6%的同学在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6、社团文化。一个优秀的社团,应该拥有社团自己的文化,会员之间应该紧密的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到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员的心灵。调查显示,57.6%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社团中有强烈的归属感;42.4%的同学所在的社团适时组织大家出游、聚会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63.6%的同学所在社团定期有内部培训活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大学生社团的现状,我认为我校大学生社团由于机制上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存在问题还是较多的,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尚未能令广大学生满意,也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管理松懈、活动太少、稳定性差(名存实亡)、管理只靠会长、没有明确的章程、参与程度低,会员数量少、社团选举制度有问题、社团发展缺乏动力、学校没有明确的奖励制度,活动不能得到学校的肯定、社联管理难度大,工作人员少,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老师管理

2、

3、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团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 当前,我校大学生社团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担任或派出执行机构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一方面,团委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放到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部分,而社团建设又是一项纷繁复杂、耗资巨大的工作,投入的精力、物力少了,出不了成绩,若投入大了,团委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是根本不够的。

2、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约束力。目前,我校大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一般的普通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社团干部要么走马灯似的换,要么光吃不做事的名存实亡,这样,吸引力比较强的社团还承受得起,普通社团往往经受不起冲击。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3、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现下,我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其一,从校团委的行政经费中拨划,这部分经费一般都是上一年度团委报计划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后下达,其总量并不少,但分摊到每个社团头上,就微乎其微了;其二,由社团的外联部门拉赞助获得,但并不是每一个商家都能给足够的资金,也不是每一次商洽都能成功,因此,靠赞助维持社团建设经费是不太可取的;其三,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但作为大学生,是普遍不富有的,因此,收取会费又成为“上级狠命催,下级不愿缴”的现象。而对于会费是否公开,很多社团对于会费采取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办法,会员对自己交付的钱,用到哪里去,却不得而知,从根本上造成会员对社团活动的反感与不信任。

4、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我校当前尚没有一般高校中都有的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等。因此,我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绝大多数社团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社团办公室也仅仅是一间不用的教室、几张桌椅,少有社团的办公室能拥有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校方不能提供社团活动的平台,缺乏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5、社团忘记了自己的宗旨,扭曲了社团的发展方向。当前,知道自己社团宗旨的成员在整个社团群体里比例非常之小,甚至社团的负责人、主要骨干都不知道自己社团的宗旨、口号是什么。社团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极大变化。许多社团常规活动常以放电影、春游敷衍了事,许多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希望社团的活动能够多样化,更具有意义一些。因此,就重视社团历史,传承社团文化来讲,即刻起,各社团应做好对历史的记录,例如保管好会议记录,搜集社团简报等工作,同时,以特色活动为形式宣传社团文化,扩大社团文化影响。把社团打造成有历史,有经验,有特色,有文化的“四有”型社团。6、团队建设困难,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完善。团队建设主要分两方面,团队核心建设和团队配合建设。团队的核心在于社团人共同的爱好,即社团的文化核心,这一点在团队建设中并不困难,因为凡是进入管理层的理事,对协会的热爱程度都不低。但团队配合建设就相对困难。首先,在社团里担任职务的同学可能在其他社团组织中担任职务,这就势必导致人员调动的困难;其次,社团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都很难明确。

四、建议

基于对上述问题,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符合完全学分制模式要求的大学生社团,要从以下方面寻找解决机制问题和完善组织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内部机制公平公正,指导老师促进专业发展。社团建设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者队伍,可以采取动态协作机制,让更多的成员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参与管理,而不是永远地听从部长的命令,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条件允许的话,校方可以做到一个社团有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这样性质的指导教师是完全专职的,会全身心投入到社团建设和发展上,也是社团建设、发展上水平的最好保证。

2、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校园里的部分社团“花架子”成分过重,盲目拉一些同学入社,只重视外在的形式,几乎每周都要举行几次会议,而会议内容大致是社长、部长的讲话,没有实质性的活动,更没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致使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呈现出流动性较大、专业指导力量较弱、活动内涵的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学生参加某一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若是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其兴趣,若是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游离出这个社团,所以,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功底,提高活动的含金量,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依托点:以第一课堂为依托,以第二课堂为延伸。社团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会员成为这门课的选修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增强理解,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3、提高凝聚力,促进团队精神。社团是一个既松散又严密的组织,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成员是否热爱社团,将决定社团是否办得成功。所以,社团组织者要努力寻找凝聚点,加强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抓住凝聚点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宣传介绍向校内外介绍社团的情况,增强成员热爱社团的感情;可以通过设置特定场景的活动,加深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汇等。

4、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展示平台。对于社团而言,人员再尽心,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而会费毕竟有限,只是象征性的;赞助具有不确定性,是社团建设重要依靠,但不能作为主要依靠。因此,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投入”,校方投入的经费是社团发挥效用的基础。至于社团的维持经费可以通过奖励拨划,做得好的社团一方面得到精神上的肯定,另一方面得到经费上的倾斜支持。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或者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一个社团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社团来说,除了有活动场所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因为这里可以成为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条件的话,要给所有的在册的社团都置办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具,如桌椅、橱柜等。而对于一些文体类的社团来说,其活动场所中一定要具备必须的器械设施。

总之,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其发展和管理的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宁夏医科大学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