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计划 > 工作方案 > 发展规划 > 幼儿园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四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1

一、规划背景

(一)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农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株洲市教育和茶陵县教育十三五规划,株洲市教科院乡村学校教研提升项目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在充分听取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并制定了《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2018~2020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基本概况

舲舫中心小学。共有7所幼儿园、6所村级小学、一所中心主校。全乡校园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设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实验室、舞蹈室、微机室、器材室、少队室、美术室、阅览室等,班班拥有多媒体教室。现有幼儿园56个班,683名幼儿。教职工69人;小学36个教学班,1212名学生,教职工82人,专任教师82人。

我校本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原则,教师紧跟形势,勇于创新,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度,获株洲市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秀组织奖;2016年度,茶陵县食品安全示范校;2016年度,湖南省网络联校示范校; 2017年度,获茶陵县教职工篮球赛小学组第六名;2017年度,学生读书月活动获欣欣教育评比第一名; 2017年度,湖南省“普图”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度,湖南省谭自云网络名师工作室、株洲市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落户在我校;2017年,被株洲市教科院遴选为“乡村学校教研水平提升项目校”。

(三)学校的发展优势

在前几轮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1. 办学设施日益完善。

自1997年以来,在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经过全乡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先后投资6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综合大楼,教师住宿楼。2005年,投资21万余元,新建男生宿舍楼一栋,2009年投资26万余元,新建女生宿舍楼一栋。2011年,投资50余万元,新建校门、厨房、澡堂、水冲式厕所等, 2015年围墙加固加高,2017年,篮球场安装悬浮地垫,征地16.66亩将改扩建校园。2017年根据二十一条底线,对村级小学、幼儿园全面进行了升级改造。

2.办学特色初显成效。

课堂改革。学校通过出台《教育教学管理流程》、《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激励每一位老师把最平常的工作做得不平常,把最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实施方案具体、操作性较强;实施过程中,师生面貌好、教学模式有较大转变;学生反映良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过去三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50多人次;各类教学活动渐成特色,不仅形式多样、富有实效,还影响广泛。

书香建设。我校所有幼儿园和村级小学都建有图书阅览室,按照现代化阅览室配备图书和硬件设施,阅览室成为了学校最好的地方,每个村小阅览室都安装了空调,阅览室成为孩子们休息时间最想去的地方。

中心主校现有图书藏书室两间,一间面积约54平方米,一间面积约24平方米,图书室藏书量为13300册,22类,人均图书 23册。学生阅览室一间,面积约54平方米,有35张阅览桌椅,阅览期刊种类及数量基本上达标。教师阅览室一间,面积约80平方米,有足够的阅览座位。图书补充量在逐年增加。学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具有大专学历,并懂得一定的电脑知识,经过了图书管理培训,并取得了相应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午读”活动是舲舫中心小学图书工作的一大特色。从2010年12月至今,每位学生拥有一本专用的阅读记录册,学生在30分钟的阅读过程中会有一个过程记录。“午读”中,学生做到:看书前课桌收拾、书包整理、阅读报告记录、撰写读后感、师生成果分享(讲故事口头表达)。每个学期举行“阅读之星”评比,至今,已经成功评选出十届“阅读之星”,每位获奖学生获得每月50-100元的奖学金一直至今。2011年1月3日,《株洲日报》报道《香港一基金会在茶陵 设立学生阅读奖》,2012年6月19日《株洲日报》新闻:《学校“奖读” 学生爱读》,2016年12月14日《茶陵舲舫小学:海外学子阅读筑梦十二年》刊发在湖南教育新闻网上。通过全新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近年,数十名学生的习作向《马小跳》《乡村少儿》等杂志社投稿,我校共有12名学生佳作被该杂志刊登。2017年度,学生读书月活动获欣欣教育评比第一名; 2017年度,湖南省“普图”工作先进单位。

3. 教育科研导向明确。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先后承担了省级“网络联校”的建设,采用“113”模式。1+N网络联校“一课、一备、三平台”113网络联校教学研讨模式。即:一个电子备课系统;一个专递课堂;三个资源推送平台(教师个人空间、教师QQ群、华师教育云客户端。)做到一固定两统一:固定送课教师、统一课程总表、统一作息时间表,强有力地将主校与教学点对接起来。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网络联校,先进学校。

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自2017年10月成立“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以来,先后开展了十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前有成果分享,每次邀请一位本乡镇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或县级以上专家讲座。县级专家5人、市级专家8人,省级专家3人来到“乡村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讲座或者上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口头表达能力、写作水平、教研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有33名舲舫小学青年教师获2017年湖南省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暨第七届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德育论文大赛一二等奖;2018年度,秦惠娟老师主讲的《“道”法自然》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书育人风采大赛一等奖;2018年株洲市道德与法治微课制作竞赛活动中30位教师喜获一二三等奖。2018年在湖南省资源开发中,获得省一等奖四个,省二等奖十个。2018年,乡村青年教师俱乐部成员,编写了舲舫中心小学校本教材《将军文化》。

(四)对学校过去发展的反思

纵观全局,学校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条件,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

1. 学校文化亟待深化。学校办学有一定的历史,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体现出“宽松中有严肃,严肃中有关爱,关爱中有规范”的和谐氛围; 但是离校训“勤学苦练 立志成才”还有一定工作需要做。

2.师生综合性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学校生源分散,小学七个教学点,优质的教师资源很难满足要求。 二是教师年龄分化严重,刚刚参加工作和代课教师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年龄超过五十岁的差不多超过一半,缺乏中间骨干力量, 如何培养教师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危机意识、主动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问题还应该进一步解决。

3.学校特色教育任重道远。 一是基础比较差。学校图书馆设施、设备配置落后,如用房紧张、面积不合标准要求;今后将想方设法增加硬件的投入,逐步缩短差距,最终达到甚至超过标准要求。二是读书氛围不浓。学校是农村学校,但学生家庭学习氛围层次不齐,大多为留守儿童,这就使得家庭读书氛围相对薄弱,今后将以家校活动为抓手,努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家长的阅读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三是学习意识不强。虽然学校各项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纵观全局,教师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教师还难于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很多学生、教师读书还停留在学校压力的基础上,读书笔记与体会更是力不从心。

二、发展目标

坚持“过一种幸福教育生活”为办学思想;落实“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的办学目标;建设“将军故里,红色舲舫”为校园文化;以“博学 严谨 勤奋 创新”为教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不同的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愿景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进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现代教育内容为主体,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现代管理为基础。通过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发掘校本资源,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力争到2020年,把舲舫中心小学办成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教学质量上乘,教师精业乐业,学生勤奋好学,办学特色鲜明的精致化与科学化兼顾、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优质乡村学校。

(二)三年发展目标

学校主旋律文化逐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明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良好;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学校教研水平稳步推进;特色教育渐成品牌;硬件设施日益健全。具体表现在:

1.学校文化建设: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务实、争先”校风为目标。加快新校区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将军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师爱友的热情,丰富学生美好善良的灵魂,并逐步形成硬件渐强、制度完善、科学和谐、精致典雅的学校文化。

2.教师专业发展:围绕建设“博学、严谨、勤奋、创新”教风为目标。严格学术规范,利用“乡村青年教师俱乐部”等载体,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实绩优秀、具有奉献乡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并拥有1-2名在省级学科中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教师、3-6名在市有一定影响力、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教师。构建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健全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3.学生核心素养:围绕提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均衡而有特色的发展,培育出基本素质良好、自主意识较强、创新能力较高、个性特点鲜明、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青少年学生。

4.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建设“刻苦、灵活、善思、多问”学风为目标。以快乐学习、多元成长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为核心,以“课例研究”和“快乐作业”为载体,构建多样化兴趣课程,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进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改革,学校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特色教育教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开展情况处于同类学校领先位置。

5.学校教研发展:以“株洲市乡村学校教研水平提升项目校”为平台。明确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路,确立“株洲市乡村学校教研水平提升项目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发挥株洲市教科院蹲点教研员的支撑作用,发挥湖南省谭自云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株洲市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围绕“乡村小学青年教师发展”课题研究,培养一批有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坚定不移地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优秀学生的素质教育之路。努力实现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6.特色教育建设:围绕“午读”“书法”教育为目标。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转变学校教育思想,做午读、书法等特色,夯实体艺活动,形成丰富多元、自成个性的特色教育体系。

7.后勤服务管理:围绕“服务育人,保障发展”为目标。健全和规范后勤工作制度,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有计划地实施校园维修改造工程,全面美化校园,使学校在教学设施上向精致化校园迈进,既具有先进性、教育性、观赏性,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工作措施

为实现2017至2020学校三年发展目标,使学校朝着预设的愿景目标不断前进,分块制定各项工作主要任务:

(一)抓好“将军故里,红色舲舫”的校园文化建设

1.打造优美校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2020年完成新校区的建设,结合新校区的,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同时,环境育人 它体现着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正能量,它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常规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我校把打造优美校园环境作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发展、提升内涵建设、秉承学校传统、培育师生行规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优美精致的校园,进一步精细管理,全面打造农村小学优美校园的品牌形象。

2.开发校本教材,着力打造将军文化。

茶陵县舲舫乡拥有四位将军,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将军之乡。在舲舫流传着很多的红色革命故事,为充分挖掘历史渊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我校以将军文化为轴,在全校全面开展将军气质教育。从教学楼一楼,举目所及,墙上挂着四位将军的画像和事迹介绍展牌。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这段乡村历史、了解这四位将军的事迹,我校积极组织了青年教师编写了《将军文化》校本教材,此教材目前正在进一步修订之中,计划将于2018年下期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使用。除此之外,班级文化建设也要紧紧围绕着将军文化展开。学校计划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开展播红歌、唱红歌、写红诗、读红诗、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写红色文化征文、绘红色美术与书法作品等教育活动。

3.开展校园明星评选,打造一支新时代的师生队伍。

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经教师们建议与校行政讨论研究决定,我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每一年都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我是校园小明星”设立“十星”:“环保之星”、“书法之星”、“上进之星”、“美德之星”、“文明之星”、“运动之星”、“守纪之星”、“劳动之星”、“自强之星”、“智慧之星”。

(二)抓好德育工作

1.抓常规、促养成 。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德育管理整体效应,保证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继续开展留守儿童“集体生日”活动,创建“幸福小屋”,建设好“情亲电话”,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途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4.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定期对家长进行家教辅导,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三)以“乡村教师成长俱乐部”为抓手,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抓住我校是株洲市乡村教研水平提升项目校的契机,大力提升学校教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教师行为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有力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既是一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将通过一对一扶贫帮扶,重走将军之路,留守儿童关爱、道德标兵评选等方式,让教师形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新型师德。

2. 提升全校教师专业水平。

依托“乡村学校教研水平提升项目”,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加大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全校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积极组织“乡村青年教师俱乐部”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只有抓住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才能赢得了教育竞争的主动权。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将力争在三年内培养1-2名市级以上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评比等),2名以上区级名优教师,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我校在2018年向株洲市教科院申报课题:“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与策略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成长的问题,同时提升参与课题研究老师们的科研水平。相信在株洲市教科院的指导下,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发挥科研骨干的力量,重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注重科研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科研管理制度,把教育科研工作做实、做深,引领学校纵深发展,努力每三年至少有1-2项课题在市级及以上立项并获奖。立项及获奖的课题个数逐年上升。

3.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以“有效课堂”为目标。通过去课程标准的解读、集体备课等不同形式,进一步细化完善教学常规的标准和工作规范,加强过程资料的管理,并结合教研组月考核工作,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以课例研究”的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的制度化建设,推动教研组自主、个性、团队式的发展。围绕“大视野、小角度”的专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特色优质教研组”的评选活动,重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校本培训和专业提高。

以 “舲舫中心小学快乐作业”为抓手。通过对学生作业的专题研究与实践,坚持质量立校,实施有效教学,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法、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成长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后勤工作

1.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设施,完善设备配备。重点完善校园音响系统、信息展示系统、学生饮用水改造。

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园安保系统,确保校园安全。

3.做好校舍维修,完成食堂、学生餐厅、行政楼、操场的改扩建工作。

4.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食堂“五常法”管理水平,建立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五)家校联系

1.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努力方向。

2.进一步健全家校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到家校合作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使家校合作逐渐显示出其愈来愈重要的育人功能

3.积极利用舲舫中心小学学校微信公众号、校讯通、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等平台,将学校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并关注学校的发展,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事务。

4.积极探索具有舲舫中心小学特色的家校联系工作模式,计划到2020年家校合作模式在全县有一定的影力。

(六)特色培育

1.坚持书法育人。

开展书法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书法家为目标,而是在进行书法技法学习的过程中,以书法这一载体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书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做事有秩序、有规矩、有涵养,最终成为浸润着厚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我校在2018年开始开设书法课,印刷专门的书法纸张,并将书法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我校将继续坚持书法育人,设置专职书法教师、开展书法节、书法之星评比等活动。“以书培德、以书促智、以书冶情、以书养性”,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精致校园,努力促进师生和谐成长。

2.营造书香氛围。

近年来,我校重点启动了“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全校师生“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为了进一步建设更加优美的书香校园,接下来,我校会坚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学校将深入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建立起师生读书交流平台,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图书推介会、一次读书知识竞赛、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一次诗歌朗诵会、一次作文竞赛,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师生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开展读书节、书香家庭评选、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溢满家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组建以校长为核心、各科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同时聘请株洲市教科院专家作为学校发展顾问,对实施规划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推进规划的分部门、分阶段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使三年发展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各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顺利高效地开展。

(三)经费保障

精心编制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年度预算,确保相关经费落实到位。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对基建维修、教学设备、办公及其它教学用品采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课堂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强劲、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懈进取,共同开创和谐高效、生机蓬勃的教育新局面。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全体教职工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连成一体,同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同发展,校荣我荣,校衰我耻。

(五)评价保障

成立以株洲市教科院为主的三年发展规划评价小组,同时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将学校实施发展规划与学校评价工作同步进行,半年一小评,一年一大评,三年一总评,对本校的发展及时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拟定对策,调整三年规划中的有关内容,使之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

共同的学校愿景及使命,是激励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卓越学校都拥有强势文化及清晰的目标,它可以提高学校成员共同的使命感,使其成员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更热爱并忠诚于学校。学校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及使命,使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愿景、信念及价值的追求,发展出学校的强势文化,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现提出今后三年学校发展规划(愿景目标)。

一、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为关键,以增强规范精细管理为支撑,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创建“五园”学校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保证,以创造“诗意化”教育为主题,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为努力创建“师生赞同、家长赞扬、政府赞许、社会赞誉”的名优学校、精品学校而奋斗!

二、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

1.实现三个增值: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2.落实四个目标:学生学业水平“出众”、教师教学业绩“出色”、校长管理策略“出新”、学校教育质量“出名”。

3.创建五个校园:创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

三、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九项措施

第一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09年8月——2010年7月)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完成学校现有教学楼改造加固和1800平方米教学用房新建任务,基本改善办学条件。

2.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落实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用制度定人、用奖励激人、用研修育人、用比赛练人、用评课促人,引领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阅读工程”进一步推进,形成师生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建立班级阅读书柜,每学生人均学年拥有新图书10本,实施“三个共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和“五大王”——阅读、诵读、故事、演讲、写作比赛。教师撰写“经典感悟”、“精品教案”、“精品反思”。

第二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10年8月——2011年7月)

4.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刚柔相济的管理运行体系。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策略,落实《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细则》,将工作责任、贡献和质量与绩效工资、年度目标奖挂钩考核,完善规章制度,汇编形成新的《治校方略》。

5.养成教育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强。组织学生熟记、背诵《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开展养成教育演讲和知识竞赛;利用博物馆、图书大厦、大型超市等校外教育资源,开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6.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十种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一是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二是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三是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四是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五是以生成为主导的课型;六是以活动为主导的课型;七是以创新为主导的课型;八是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九是以自主建构为主导的课型;十是以主题整合为主导的课型。通过十种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体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不同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力争再次荣获区教育局“进步奖”。

第三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11年8月——2012年7月)

7.和谐校园进一步构建,“五园”学校创建目标得以实现。创建“五园”学校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理念,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愿景目标,是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的具体构想,是基层学校实现“和谐”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管理境界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

创建“五园”学校重在组织实施。首先,要制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整体推进。其次,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步落实年度创建目标。再次,要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教导、政教、总务、办公室、少先大队分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自主创新,主动发展,创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实现“五园”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8.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要素提炼形成。确定对学校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和作用的十九项文化内容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要素,为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确立一整套价值标准,使之成为统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章程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9.学校特色进一步鲜明,“诗意化”教育活动成果示范推广。以“我们的教师这样发展”、“我们的学生这样成长”、“我们的文化这样生成”为主题,举办学校“诗意化”教育艺术成果展示会,汇演体现学校文化建设和彰显办学特色的精品艺术节目,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创造“诗意化”教育。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3

20年度,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 师德建设常抓不懈。

1、师德教育。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鼓励教师“人人争先进,个个当典型”。在第30个教师节期间,我校有5人获县模范教师、2人获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1人获乡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2、规范办学行为。及时传达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_市治理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暂行规定》等,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全年我校无一例违规违纪事件。

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在党员教师中切实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活动、自评与

互评等各种形式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建章立制明方向。今年秋学期,_中心校并入到__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学校制定了《__心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引入了竞争机制,制定了科学、公平、公正的评比细则,为学校各项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加强教师培训。继续组织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中6人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5人参加县学科培训,32人完成“国培”学习任务,幼儿教师培训5人,小学骨干校长培训2人。

3、重视教科研活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切实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群策群力,做好教师网上“晒课”工作,截至目前,参加网上“晒课”的教师达30人。中心小学叶云飞老师、花园小学程道存老师、_小学华德敏老师分获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三、三等奖,中心幼儿园教师徐琼获学前教育音乐优质课二等奖,中心小学王丽、张婷婷、__汪德凯三位教师均获得小学数学优质课三等奖。中心幼儿园在“全县优秀幼儿早操光盘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中心校杨金花、葛贤宽两位教师分获美术、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三等奖。中小学教师50人获县级教育教学论文奖,;3人获县家教论文奖。5月份,学校开展了乡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有10人获骨干教师荣誉,并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评选一次,对评上的骨干教师逐年考评,合格者每年发放400元教研经费。

4、强化教学考评、监督工作。对全校教师教学工作建立完整档案。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备课、观评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业务开展检查,并记入档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学校领导不定期的走进课堂,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加强监督与指导。中心校对新分配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考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5、中考成绩。中心校50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有11人考入省示范中学,12人考入普高,24人进入职高,升学率稳中有升。总评成绩获县第二十名,其中体育学科在全县中考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每天坚持进行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冬季长跑阳光体育运动。11月份举办了全校第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

2、积极举行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中心校举行汉字听写大赛 ,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在县举办的“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中,中心校八年级张青青同学的《梦,已在路上》荣获部级三等奖;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晗获市级一等奖;在学雷锋活动中,中心校八年级盛敏同学获市县级“校园雷锋”荣誉称号。在县“新华杯”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中心校获优秀组织奖。

3、加强思想道德、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全校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切实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定期举办法制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结合首个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活动,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四、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1、切实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每村组织5名教师进行暑期家访,同时将致家长的一封信分发至每位同学的监护人手中,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校车安全进行排查,严禁不合格车辆接送学生。

3、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要求食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4、其他安全工作。学校利用校会、班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不定期的举行防震、防火等逃生演练活动,让学生们掌握防范突发事故的技能与技巧,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

五、民生工程重在落实。

1、学校建设稳步推进。秋学期,投资三百多万元的中心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与条件,得到社会认可。

2、“义保”工作扎实进行。学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并进行了培训,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按章办事;切实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工作。

3、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展。20初中、黄柏小学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根据县局统一布置,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皖教秘基【20】82号文件,对照标准逐校摸底,准确掌握各校的差距,建立台账。

5、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持续发展。学校一直重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心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资助留守儿童,一年中,直接受助学生4人,三所小学获赠文体用品等。

6、积极做好原民师身份认定和教龄补贴工作。学校抽调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原民师身份认定和教龄补贴工作。原民师身份认定经审核公示无异议获得通过的共139人。

六、存在问题

1、由于山区教师老龄化严重,人员紧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必然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教师周转房工程至今迟迟未动,导致大量的教师只能在外租房居住,学校要付大量的房租,无疑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4

为扎实落实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今后工,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校工作计划,以保证三年发展规划的按时完成,现对规划目标的达成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目标:

1、95%以上的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操行合格率达99%,基本达到规划要求。

2、学科成绩及格率95%,优秀率55%,离目标要求尚有5%的差距。今后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基础扎实,能力多样,兴趣广泛,以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育人重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达95%,自学能力达80%的目标

二、学生发展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有研究性成果, 管理创新目标

2、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科学管理初步实现学校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化,使学校步入规范发展、有序发展、主动发展的轨道。

3、制定和完善了与学校自主发展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陈家顶小学学校章程》。

三、队伍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一支科研教学并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到目前学校共有平度市优秀教师和德育先进工作者4名。教

师撰写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3篇,获省论文评选一等奖3篇、获省论文二等奖4篇、获省三等奖3篇,6篇获平度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三名教师在平度市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中获一等奖。

通过进一步明确科研主任、课题组长、课题成员工作职责,建立课题研究制度等使教师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的有了较大提高,确保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校园文化目标

1、学校将重视人文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组织师生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如“绿色校园、健康第一”全民健身活动,与社区协作开展“我爱我家”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形成我校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2、通过“三风”建设和抓过程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0xx年种植花草树木600棵,教室、专用室、办公室等墙壁全部绘制“经典诗文”“名言警句”“养成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字画,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渗透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相结合,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五、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全体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基本符合要求,《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等次达98%,优秀率达30%以上。学生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1、加强体育教研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授课时突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切入口建立检查、评估制度,对所学课程及时测试,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3、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①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抓好大课间活动的落实,严格纪律,保证顺利开展。成立体育活动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以班级为单位检查评比,及时总结,形成制度。

②利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班主任深入班级做好组织发动和管理工作,保证了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③根据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如:篮球、乒乓球、跳绳、呼拉圈、踢毽子等活动,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