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总结 > 其它总结 > 活动总结 > 2017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宣传周活

小班科学活动:驴子过河

小班科学活动:驴子过河

XX市新坝中心幼儿园 冷霞

【教材简析】

《驴子过河》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隐含了一些科学的元素。那就是“盐遇水会溶解”“棉花放在水里会吸水”。但是如果把这个故事单单上成一个语言活动,最后告诉小朋友这一科学道理,好像有点单薄,如果将故事与小实验结合起来,用实验来验证故事中的科学现象,那就有说服力多了。小朋友的积极性也高了。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目标预设】

1.在实验中感知盐放在水里会溶解,棉花放在水里却会吸水的道理。

2.尝试区分生活中一些能溶解和吸水的物体,并能用自己的方式简单记录。

3.乐于参加动手操作活动,积极动脑。

【重点、难点】

知道盐放在水里会溶解,棉花放在水里却会吸水的道理。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现象,正确区分生活中一些能溶解和吸水的东西。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活动的目标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此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同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讨论、探索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科学奥秘的乐趣。

【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欣赏故事《驴子过河》,对故事中驴子驮盐和驮棉花摔在河里后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产生疑问,然后通过实验来揭开故事中的谜题,产生对溶解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探索生活中一些能溶解和不能溶解的事物。最后进行情感教育。又回到故事当中,前后呼应,教育小朋友做事要多动脑筋,脚踏实地的道理。

【活动准备】

视频,盐,棉花人手一份,能溶解的东西(糖、味精、奶粉、果珍、咖啡等),筷子,能吸水的东西(海绵,棉布、毛线、纸团等)、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部名字叫《驴子过河》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师:看一看,驴子给外婆送了什么东西?送东西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3.播放故事的视频

4.提问:(1)小驴子第一次驮了什么?盐驮在身上感觉怎么样?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这时候驮在身上的盐感觉怎么样了呢?(2)第二次又驮了什么?棉花驮在身上感觉怎么样?摔在河里后驮在身上的棉花变得怎么样了?

5.幼儿讲述

6.提问:为什么第一次驮的盐,在河里摔了一跤以后会觉得轻了呢?而第二次驮的棉花摔在河里以后反而变重了呢?(幼儿讲述)

二、通过实验,知道盐放在水里会溶解,棉花却会吸水的道理

1.师: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这样呢?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盐和棉花,将它们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会有什么发现呢?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引导幼儿先将干棉花放手里掂一掂重量,然后放入水中再拿出来掂一掂,摸一摸)

3.请个别幼儿讲述

4.教师小结:原来盐放入水中后,就会溶解在水里,所以小驴子就会感觉到背上轻了。而第二次驮的是棉花,棉花放入水中后会吸水,所以小驴子会感到背上越来越重,站也站不起来。

三、区分生活中一些能溶解和吸水的东西

1.“我们小朋友可比小驴子聪明多了!两天以后,妈妈又请小驴给外婆送东西了,看!这一次请小驴送了什么东西呢?”(介绍材料)

2.师:这次小驴吸取了上次的经验,要小心仔细一点了。他想请小朋友先来帮他做一个实验,把这些东西放入水中试一试,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3.师:等一下请小朋友将箩筐中的东西分别放入有水的杯子中,用筷子搅拌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讲述分享经验。

6.教师总结:原来像糖,奶粉等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会溶解,像海绵,棉布等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会吸水。

四、结束部分

我们得赶快把这个实验结果告诉小驴,可不能让他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多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1. 进行家园互动:科学小调查《溶解和吸水》。收集能溶解和吸水的东西还有哪些,让幼儿有所认知;2.阅读区及表演区:幼儿阅读驴子过河的绘本;3.手工区:进行溶解、吸水的绘画和实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