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精选专题 > 晚会活动 > 联欢会主持词 > 公司答谢词

大班的科学《快乐转转转》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研月活动中,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快乐转转转》,在活动中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整个活动设计、组织过程,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我认真分析了教材,解读了目标,让孩子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一、活动内容的确定——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在对大班的科学活动进行分析后,我确立了转动这一主题。转动是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内容,在上期教学大班时我发现大班的孩子对转动非常感兴趣,经常用幼儿园的玩具或自己的铅笔等玩转转转的游戏,他们想尽办法使自己身边的东西像陀螺一样转动起来。那现在的孩子对转动是否感兴趣呢?我主动向方老师和谢老师了解大一、大二班幼儿的活动情况,通过了解发现大班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都喜欢玩转动的游戏。因此,结合本期大班科学活动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兴趣我选择了转动这一主题。

二、目标的确定——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一节好的课首先要确立适宜的活动目标。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活动是孩子的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呈现结果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活动要幼儿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达到怎样的目标。是让孩子尝试使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呢,还是让孩子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在对孩子进行观察后我发现孩子们平日里都是使不会转动的物体(如铅笔、杯子等)转动起来,如果把目标定位于是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恰来,这个活动对幼儿而言是没有挑战性的,也是没有发展的。《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我将活动的难点定位于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本身不会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三、提供适宜的材料——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材料呢?哪些是孩子熟悉的、安全的本身又不会转动的呢?在材料的投放中怎样体现孩子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呢?怎样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又能获得成功且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呢?女孩很少几乎不对这一活动感兴趣,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参与其中呢?

分析:

如第一个环节为了能让幼儿在玩玩中感知“转动”这一概念,最初打算投放球、塑料圈、陀螺、风车、伞几种材料,但我想到球,孩子首先想到的玩法肯定是滚动,而塑料圈孩子们最难想到的就是转动,因此最后决定不要这两种材料,而选用可以转动的玩具让幼儿玩,从而体验转动这一概念。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当我问到,玩的什么,怎么玩的时,孩子们都说出了:“用拧的方法,陀螺就转起来了;我把伞放在地上一转,它就转起来了;我跑风车就转了;我用嘴吹,风车就转了……”的话,我想这跟我为幼儿提供的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分不开的。

又如第二个环节——幼儿的探索阶段。我选择了以下几种材料:碗、筷子、勺子、杯子(这些是孩子们经常用到的,即使女孩没有转动的经验但应该看见过男孩转动这些物品,并且这些物品相对来说容易转动,适合能力低的幼儿)雪花片、塑料玩具(这两样操作材料是对能力低的孩子的一种挑战,同时又是对能力强的特别是男孩子的一种“热身”对于这一部分孩子来说,转动塑料玩具轻而易举,雪花片稍有难度)碟片(孩子们只有将转动玩具的方法进行迁移就能使它转动)圆形的、正方形的纸(在提供的材料中这个是具有挑战的,孩子平日里只是把塑料玩具一转玩具就会转起来,而纸则不行)。由于提供的材料关注了孩子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并都有发展。

四、适时的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

在孩子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孩子试图使纸转动起来但没有成功,他正准备放弃,这时我走到他身边没有直接告诉他怎样做,而是引导鼓励他:“别灰心,你一定行,看看盒子里的牙签、吸管、筷子、绳子等材料能不能帮忙”,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有继续探索最终获得了成功。

五、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结果。”看到孩子们都获得了成功,有一些孩子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发现,我一下子有了灵感,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把自己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在听课教师面前,并且让听课教师为孩子们的成功鼓掌。这一策略不仅是孩子们获得了成功而且加强了互动,应该说这一策略是有效的。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

首页12尾页